-
2022-04-26 17:23上海封城移民查詢大增 逃離中國仍有重重難關上海嚴酷封城政策幾乎已經形成人道災難,大部分人都希望逃離中國,中國網絡上「移民」一詞的搜索率再登巔峰。歐美有很多國家都是移民國家,意思是政府十分歡迎外來移民,有錢人自然可以通過「投資移民」,有才華的人可以通過「技術移民」。不過,中國人大概也不希望好不容易離開中國這個大火坑,立刻又投入另一個陷阱,在選擇移民的目的地和方式時,也會非常謹慎,移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疫情爆發後 辦理護照限制多 中國人目前面臨的第一個移民困境就是,在疫情爆發之後,為了控制出入境,中國政府一直在限制護照辦理。不管是護照過期、或護照丟失,都暫時不補不辦,沒有護照,或護照有效期太短,都無法申請移民簽證和出國。 第二個移民困境依然是疫情造成的。以移民美國為例,在疫情開始以前,因為申請移民美國者甚多,所以通常需要1-2年的等待時間。疫情開始以後,有一段時間美國政府也限制辦公人數,導致辦公速度大大降低,現在向美國駐中國領事館遞交移民申請,通過面試、審核、批准等等程序,至少需要2年時間。其次,疫情以來,美國駐成都領事館關閉,美國駐上海領事館也暫時要求撤離,對於住在四川、上海地區想要辦簽證、移民的人來說,極為不方便。 學生簽證需提供財力證明 面對複雜的移民程序,很多人決定先離開中國就好,學生簽證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有條件的家長會幫助孩子申請留學簽證,學齡小的孩子申請海外私立學校,大學生則可以直接通過考托福、SAT申請國外的大學。英語不錯的成年人,也可以通過申請研究生,帶著全家出國。不過學生簽證也不是那麼容易,大學以上的學位,對於英語考試分數有一定要求,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次,即使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為了避免非法打工的嫌疑,學校、美國領事館會要求學生提供財產證明,證明自己可以無壓力負擔學習期間的費用。持有學生簽證的外國人,雖然其本人和妻兒都可以通過F類簽證合法居住在美國,不過學生本人和家人都無工作許可證,沒有收入,對於條件一般的家庭而言,這又是一大難處。 中國人移民美國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就是「政治庇護」。「政治庇護」原本是針對在原本國家,因為宗教、政治觀點、言論等受到逼迫的人,可以在美國申請保護,一旦申請通過,就會被美國政府接受成為「難民」,繼而獲得居住權。有多位曾參加「六四天安門運動」的學生領袖都在美國獲得庇護,然後加入美國國籍。早在中國一胎化時期,很多中國人稱自己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迫害,在美國獲得庇護。之後,由於中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法輪功、基督徒、人權律師及家人、民運人士都開始在美國申請庇護。當然,這些例子中有人是真的存在生命危險,有人卻只是撒謊。 移民生意以假亂真 申請政治庇護日益困難 想要移民的人越來越多,早期赴美華人甚至做起「移民生意」,幫助想要留在美國的人「庇護作假」。網絡上很多人錄視頻告訴大家庇護時會問的問題,提醒大家怎麼回答更容易通過,很多人稱自己在中國受到迫害,能夠提供的證據就是一張有十字架的照片,當面試官員問到具體遭到什麼迫害的時候,大家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正在聚會的時候,警察破門而入。 因為造假的案例越來越多,導致政治庇護面試越來越嚴格。川普時期,特別更改規定,提交庇護的人要在365天後,才可以申請工卡,免得有些人只是為了想要工卡,就隨意濫用政治庇護。這個政策也並非一棍子打死,對於真正需要的庇護者,也有其他方法幫助大家在提交庇護150天後申請工卡。但從這些改變來說,中國人要想通過申請庇護來實現移民,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坦白說,因為中國人權問題過於普遍,大部分的人都有過被政府迫害的經歷,即便有些人沒有,網絡也會有一些「教程」,教大家製造危機。例如有人故意在公共社交平台,發佈一些質疑中國政府、反對共產黨的言論,以此表明自己無法返回中國,一旦回去則有生命危險。或是刻意參加一些美國遊行活動,尤其是反對中國的遊行活動,只需幾張參加活動的照片,就可以成為庇護的證據。 每一次移民潮 都是用腳投票 在美國通過申請庇護拿到綠卡以後,中國方面不一定會知道,所以很多人鑽空子,拿到美國綠卡後,繼續往返中國,雖然人數眾多難以追查,但這種「兩頭騙」的行為,一直為人所不齒,卻十分常見,之前還傳出一位女性在美國獲得庇護綠卡後返回中國,在機場被中國邊境處剪護照的事情。據說也有人因為頻繁往返中美,被美國政府發現以後,判定為「不符合政治庇護標準」,從而被取消庇護綠卡。因為頻繁回到中國,說明此人在中國沒有人身安全問題,不需要美國政府的保護。 總的來說,移民不是簡單的事。每一次移民潮,就意味著社會中的人才和有錢人要離開,對於國家是一次潛在的考驗。而被迫留下來的中國人,是選擇忍辱負重,還是選擇絕地反擊,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4-21 18:20「出中國記」長路漫漫 為信仰自由河南教會信徒歷經艱險終抵美董釗曾用名董戰勇,中國河南人,因為信仰基督教,長期被警察恐嚇和毆打,連同家人也屢被牽連。為了躲避老家警察的威脅,董釗曾一度帶著妻兒搬到河南首府鄭州,在鄭州開了一間早餐店維生,同時也繼續在鄭州當地的家庭教會聚會,不過依然被警察騷擾,連同未成年孩子在內,也被警察關押、打罵,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董釗決定攜妻兒出逃美國、 正在帶領查經 警察闖入任意毆打 董釗回憶起2014年在教會中被迫害的情景,他說道:當時,我在教會擔任帶領查經班小組的同工,當時我們預備了三小時查經學習,一個小時十分左右,我們稍作休息。第二堂剛開始,會堂闖進來7-8個穿制服的人,喝令大家停止聚會。有一個警察上前來翻看大家的聖經、筆記本,並且要求大家登記身份信息。 我就說:「請問有什麼事情?」 他們問:「誰准你聚會的?」 我當時想向他們傳福音,就說了些關於信仰的話:「是上帝讓我這麼做的,我們學習《聖經》,因為《聖經》裡面有真理。」 我話還沒說完,就挨了一巴掌。 我問他:「你為什麼打我?」 警察說:「誰讓你信耶穌的?耶穌讓你們聚會,我叫你們停止!就這麼簡單!」 當時聚會的是青年組,年輕人面對這個場景很害怕。警察就按倒我,殺雞給猴看,所以直接動手打我。有兩個人踢我,一個人以為我會反抗,上來踩著我,持續打了我好幾分鐘。 警察臨走前威脅:「下次再被發現聚會,打得更慘。」 第一次出逃 警察的話並不是說說而已,2014年聖誕節,董釗和教會成員一同上街傳福音,被警察阻攔後,連同董釗在內十幾個同工被抓進派出所,在裡面受到嚴重毆打,董釗回憶說:當時警察用警棍打我們,把我們關在派出所後面類似「看守所」的房子裡。直到第7天,警察看有一位姐妹實在病得不行,擔心鬧出人命,才把我們都放了。但是臨走前還威脅說,下次就不只7天了。 被警察毆打後,坐在急診室門口等待治療的董釗。(圖:任瑞婷提供) 董釗說,那一次挨打實在太嚴重,很多人都怕了。過完年不久,董釗就帶著家人逃到鄰市的親戚家,希望暫時躲避老家的警察,不過在鄰市找不到工作,無法維持生計。董釗認為,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繼續信仰基督教,在當地就無容身之處,他終於決定出逃。 2015年時,他曾從俄羅斯轉機到古巴,在古巴當地找「蛇頭」幫忙偷渡到美國佛州,因為是非法入境,他被限制在移民監獄幾個月時間,期間他曾和中國家人通話,聽到姑姑說,奶奶已經病重,妻兒也生存困難,在百般掙扎之後,董釗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回國,於是向移民監獄申請遣返。 但不幸的是,董釗回國不久,他的奶奶就去世。警察的威脅也接踵而至,警察說:「中國就是中國,信耶穌不符合中國傳統,必須停止信仰!」警察還強調,不服從命令的話,董釗的孩子就會失學。 在中國發生的宗教逼迫不在少數,河南地區一直被看做是宗教迫害的「重災區」,董釗認為,因為河南經濟、人文落後,警察和執法人員的素質也低,再加上大家也不懂法律,遇到警察非法執法的時候,很難反抗。還有一個原因是,河南作為中國人口大省,每家每戶都很多親戚朋友,警察針對個人的威脅,還可以忍受,但是當警察騷擾到家人,連自己的姑姑、阿姨、叔叔都被牽連失去工作,從家人來的壓力是難以言明的。 中國有兩種基督教會,一種是由政府統治和管理的三自教會,教會聖職由政府設立。另一種是拒絕政府強行管理的家庭教會。董釗屬於後者,他認為,選擇家庭教會,是希望和政府保持距離,能夠自由地敬拜上帝,其實教會裡面從來都是遵紀守法,不會做任何不好的事,只是政府不放心,所以要多加干預。不過,河南的三自教會也並非完全太平,為了進一步控制三自教會,河南政府會要求教會在十字架旁邊掛上習近平和毛澤東的照片,這對於「不可拜偶像」的基督徒來說,是不符合信仰的行為。 再次出逃 走過三大洲11 國 2021年9月,董釗和妻子帶著兩個兒子,從鄭州出發,經由北京、香港、東歐、以及南美洲等11個國家,終於在2022年4月抵達美國,一路充滿艱辛。在國內時,董釗曾匿名接受記者採訪,稍微透露河南當地教會被逼迫的情況。但他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懾於政府的淫威而不敢公開發聲。現在他站在美國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終於可以公開受訪,他說道:「我現在可以公開講了,我要曝光共產黨的邪惡。我也要質問他們為什麼迫害合法公民呢?這樣無法無天還說什麼中國夢呢?」 雖然已經成功到達美國,不過由於非法入境,再加上護照等身份證件都丟失,董釗一家想要在美國申請政治庇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逃亡者來說,美國既是逃難的終點,也是另一個新的起點。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4-15 11:59從就醫看見中國與文明的距離最近聽說認識的一位小姐,在懷孕32週的時候,檢查出胎兒可能存在腦溢血或是腦積水的問題,他們當時就診的醫院是中國西南地區醫療條件最先進的華西醫院,醫生的建議是人工流產,因為就算這個孩子生下來,手術的難度也很大,手術之後還有漫長康復期,甚至孩子經過手術也會有永久智力缺陷。 這一連串殘酷的告知讓這對夫婦難以抉擇,作為基督徒,他們不願意主動墮胎、引產。但是作為參與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人,手頭積蓄有限,恐怕難以承擔孩子的醫療費,屆時不得不放棄治療,任由孩子離去,這將會更加痛苦。 社會福利不足 身心障礙兒拖垮全家 中國因為社會福利制度的缺陷,一旦生下不太健康的寶寶,對於家庭是一個嚴重負擔。以胎兒腦積水的病歷來說,目前全中國最好的治療技術聚集在北京和上海,就算是正常時期,四川的父母要帶新生兒遠赴上海治病都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更別說以目前疫情的情況,上海醫療系統崩潰,根本求救無門。 其次,這樣的手術費用需要5-12萬人民幣,如果父母和孩子有幸有保險,報帳後只需自付2萬人民幣左右。除了醫療費,還有往返上海的路費,住院期間的各種費用,費用上雖然稱不上天價,不過對於中國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依然是一個負擔。最後,即使孩子手術成功,也可能面臨感染或智力缺陷,要照顧一個有智力缺陷的寶寶,這才是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的事,所以大部分父母還是會選擇直接引產。 慢飛天使在台灣也能學習獨立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擁有健康的寶寶,但難免會有意外發生。而中國父母面對這些意外,放棄孩子的可能性非常高,原因有二:第一,中國社會層面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寶寶關心不足。自閉症寶寶、唐寶寶、腦癱寶寶作為社會的一員,政府和社會就要齊心協力維護他們的生活和利益,但這一點在中國還看不到。我在台灣看到一些感人的互助,比如「喜憨兒基金會」,特別幫助唐寶寶學習烘焙,讓他們可以學著做事,掙一份小小的收入,為家庭減輕負擔。 我在台灣居住期間,家附近不遠就有一個特殊教育中心,裡面聚集了很多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很感動的是,大家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寶寶,不是一昧地縱容和照顧,反而是盡量幫助他們獨立、成長,接納他們如同接納正常人一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些孩子們工作的身影。這些孩子們能夠參與工作,不完全是政府做了什麼,更多的時候需要全社會一起接納他們,而不是單純把他們看作是負擔,而這正是中國現狀。 因病致窮 中國棄嬰何其多 第二,中國醫療費用高昂,因病致窮的例子太多,一個不健康的寶寶就是負擔。就算產檢沒有查出問題,已經出生的寶寶也可能被拋棄。河南省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後,棄嬰情況尤為嚴重。2017年春,家人前往河南蘭考福利院參觀,這間福利院有20餘名2歲左右的棄嬰,一些孩子出生時身患重病,手術費用高達數百萬人民幣。一些孩子卻只是小問題,比如耳廓畸形、天生單腎等,以現代醫療條件來說,這些小問題很容易就可以痊愈,但孩子們依舊逃不過被父母拋棄的命運。 2021年左右,中國網絡上流傳這樣一個帖子「上海棄嬰病房,有孩子的父母不要看」,帖子裡說,上海某醫院有一個這樣的病房,裡面的孩子全是棄嬰,他們身患疾病,家長也曾渴望傾盡全力治療他們,可惜治療到一半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只能忍心把孩子丟在醫院,希望醫院能夠可憐棄嬰,出於人道主義的愛心治療這些孩子們,即使孩子們變為棄嬰,至少能保住一條命。但這些家長註定要失望了,因為醫院不會自費治療這些孩子,只能給予最基本的醫療護理而已。 這些願意把孩子生下來,不遠萬里送到上海救治的父母,一開始也不願拋棄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疾病面前他們別無選擇,中國的醫療制度都是先付錢、再治療,家裡的錢已經掏光了,不管是把救了一半的孩子帶回家等死,還是把孩子留在醫院,都是無比痛苦的決定。在這個帖子中,隱隱責備拋棄孩子的父母鐵石心腸,卻沒有人反思,為什麼在中國,治病是一件這麼困難的事! 從就醫看見中國與文明的距離 在台灣、美國居住時,常因為沒有保險、沒有工作而害怕生病。第一次在台灣就診時,發現掛號後都是先就診,最後再付款,放心許多,雖然付款時還是會隱隱擔心自己的錢不夠,不過至少不會面臨「沒錢治病就被趕出醫院」的下場。在美國的醫療費用更加高昂,依然是先治療再付費,如果出示低收入證明,也能申請減免費用或分期支付。診所掛號處也會貼著「保證讓每個患者都看得起病」的保證。診所得知患者沒有保險時,會主動提供臨時、特定的保險服務,同時也被提醒說可以申請本州的低收入戶保險福利。 中國與文明社會之間的距離,就等於普通家庭的收入和高昂醫療費用之間的距離,如果中國還存大量看不起病就不得不放棄治療的例子,只能說這個大國崛起的姿勢過於畸形,按照中國邏輯,中國這個巨嬰國身患嚴重疾病,建議直接放棄治療。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4-14 15:52違反專業堅持清零 上海封城凸顯中國人權災難當全世界都開始尋求和疫情共存,大部分西方國家的經濟、民生都開始回歸正常,唯獨中國仍然堅持清零政策,堅決不開放。近來病毒席捲上海市,要在這座中國超一線大城市進行封城和清零,不僅攸關上海市2500人口,還關乎到整個中國、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走勢,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勢必是一場惡戰。不僅是中國政府和病毒之間的惡戰,也是關係到中央和地方的分歧。 抗疫不同調 中央與地方角力 要想看清楚短短半個月,中共高層圍繞上海疫情展開的政治角力,先要了解一位上海醫生——張文宏。從2019年開始,他一直在上海市防疫團隊擔任舉足輕重的角色,通俗一點說就是整個團隊的「技術指導」。自兩年多前疫情爆發後,張文宏常在公開場合說出與中國抗疫主旋律相悖的話。比如,2020年初,他就曾反對過中國官方強調的「病毒外來說」,他說:如果病毒是從境外流入,應該是同時在多個城市開始流行,而不是單一發生在武漢。2021年時,他又強調只有中國才有完全消滅病毒的能力,西方國家完全做不到。既然這個病毒不可能消失於世界,就必須學會和病毒共存。這些說法對於北京政府來說,無異於唱反調。但張文宏作為上海市防疫主要角色,從某個角度來說,他說的話也是上海方面的意思。疫情發展兩年多,習近平堅決強調清零,本來就引起黨內部分人不滿,張文宏與上海的反意這麼明顯,並不讓人驚訝。 所以這就能解釋,為什麼3月初上海就頻傳疫情,但是直到3月24號時,張文宏還通過微博宣佈:維持生活正常化應該放到和動態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說,在張文宏的指導下,上海市應該不會封城。隔天(25號)張文宏出席了官方新聞發佈會,再次強調清零的代價慘重,上海市要堅持「精準抗議」,不會一刀切封城。 「鴛鴦鍋」封城 政治凌駕科學 這卻是他最後一次露面,之後,他本人就不再出席任何正式會議,也沒有公開露面,連微博也被禁言。兩天以後,也就是27號,上海發佈「鴛鴦鍋」封城政策。28號晚間,上海官方發文中,張文宏的名字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鄔驚雷。鄔驚雷原本是上海市衛健委主任,在這次亮相中,他多了一個新的頭銜: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這個頭銜是第一次出現,與之前張文宏的頭銜相差無幾,所以有人推測,是鄔驚雷取代了張文宏的位置。鄔驚雷也是醫學博士出生,不過他長期在計劃生育部門工作,和傳染病相差甚遠。與張文宏不一樣的是,張文宏雖然是黨員,但他是以醫生的身份參與上海疫情防控,擔任團隊內的「技術指導」,而鄔驚雷是衛健委主任,這是一個官職,他的出現,更像是一個空降幹部。換句話說,提拔鄔驚雷,說明已經定調要把黨的領導凌駕於科學之上,所謂的「鴛鴦鍋」封城,政治性大於科學性。 很多網友留意到,在27號宣佈「鴛鴦鍋」封城的公告中,用到了一句陝西方言「壓茬推進」,聯想到習近平本人曾在陝西當知青,所以順理成章的推測,這次上海一反常態開始封城,是因為北京強勢喊話、不得不從。之所以選擇「鴛鴦鍋」封城,這樣既能夠符合北京的封城清零政策,也不會直接打臉上海之前的做法,還為接下來的「全域靜態管理」做了鋪墊。 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疫情爆發兩年多後,中國防疫和封城經驗照理說應算是比較豐富,但上海依舊亂成一鍋粥,就因為上海本身沒有封城打算,北京突然插手,地方政府措手不及,也間接導致之後一連串人手不足的混亂情況。 基層執行者裡外不是人 上海作為中國超一線大城市、亞洲經濟巨頭,上海居民代表中國中產階級的風向標。上海的疫情如同一面照妖鏡,反應了中國社會幾大問題:第一,中央和地方存在分歧,在這一次分歧中,張文宏醫生成了炮灰。第二,中央和人民也有分歧。隨著病毒席捲一個又一個城市,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專制社會中,政府為刀俎,我為魚肉。膽小如鼠的中國人不敢為良心犯發聲,但是疫情封城,大部分人被關在家裡沒飯吃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喊出來。第三,政府和基層也有分歧。領導一張嘴,執行都要靠基層,抗疫這件事,分明應該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結果一群有專業素養的醫生,反而被只有小學文憑的中國領導人指揮。導致社會團亂,基層一面要面對民間的質疑,一面要面對領導的審問,只能裡外不是人。 從前中國人遇到人權問題總是沉默,但是疫情封城等於把人權問題延伸到中國大中小城市,帶進所有人的家庭,影響面甚廣,中產階級對於政府的不滿越來越嚴重,勢必會影響中國政府的專制統治。據說為了維穩上海,中國政府從各地調遣了上萬名解放軍入駐,不過很快官方就出面闢謠,所謂的上萬人入駐,指的是2000名解放軍和上萬醫護人員前往上海支援…然而,連抗疫都是政治高於科學,那解放軍的責任以政治任務為主、抗疫為輔,也就沒什麼讓人驚訝的。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3-22 17:51巨嬰寶寶並非天生 中美教育大不同中國電視劇《我們的婚姻》正在熱播,劇中討論到女性在生完孩子後返回職場困難重重,電視表現的重點困難除了是職場、家庭難以平衡,也體現在丈夫以工作為主,要求妻子無條件放棄工作為家庭付出。但電視劇上映以後,我看到很多台灣觀眾對於劇情表示不理解。比如,女主角在孩子六歲時預備返回職場,要求丈夫配合接送孩子,但六歲的孩子不能獨立起床、梳頭、穿戴,甚至不能在出門上學時主動提上便當袋,結果把爸爸也搞得焦頭爛額,難以完成任務,夫妻之間引發很多爭吵。台灣的媽媽大多留言稱這種情況太誇張,六歲的孩子應該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並不像電視劇所表現的那樣,但其實「巨嬰寶寶」正是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現狀。 一胎化政策養出巨嬰寶寶 中國和台灣的教育體制比較相似,都是3歲進入幼稚園小班,經歷3年幼稚園以後,到6歲進入國小。不過,大部分中國幼稚園的小班,除了正常任課老師以外,都會配上1-2位生活老師,生活老師的責任是幫助小朋友上廁所、穿衣服、吃飯等,甚至包括在大便後幫忙擦屁屁。相比台灣、日本等國家,中國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比較差。因為獨生子女政策,早期大部分中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全家大人的關注點都聚焦唯一的孩子,生活打理得面面俱到,很多家長都具備「讀心術」,孩子還未開口就能知其所想。而反觀台灣等國家,大部分家庭都會生2-3個小孩,有些孩子3歲已經成為哥哥姐姐,父母如果要挨個幫忙收拾,一定苦不堪言,為了減輕父母的工作量,自然就要提早教會孩子自理,甚至要求年長的孩子參與照顧弟妹。 其次是我的個人觀察。對於上幼兒這件事,中國人看年紀,台灣人看能力。簡單解釋一下這句話,就是說中國人更注重到了什麼年紀,就必須做什麼事,而不會注意孩子的個別差異,絕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會選擇在孩子3歲時直接送到幼稚園,完全不考慮孩子的天賦、能力和性格特點。而台灣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個別性,有些孩子會由媽媽或保姆幫忙帶到上小學,或者說等到4歲更加成熟後直接上中班,這樣孩子理解能力、自理能力、表達能力都趨於成熟,上學也不會覺得壓力,更能理解「規則」,從而開心上學。 亞洲家長一味追求學業成績卻忽視生活能力 最後,亞洲家長的通病就是把學習能力放在自理能力之上,中國家長就更加突出,為了孩子成績、學習過關,在家什麼家務都不用做,只要專心學習即可。這種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心態,從幼稚園就開始,很多中國孩子三歲能背古詩,卻不能自己如廁。 最後跟大家分享美國的教育特點,有一些長處很值得亞洲家長反思。先介紹美國的教育體系。美國的國小一共六年,是從Kindergarten到5年級,簡稱K-5,年滿五歲的當地居民,都可以兩個地址證明到附近學校報名。中文習慣把Kindergarten翻譯為「幼稚園」,但美國的K和台灣、中國的幼稚園相差甚遠,更類似於學前班。而美國的國中是6-8年級,高中則是4年制,9-12年級。從K-12年紀都是國家提供的免費教育。初中畢業以後,學生可以考慮暫時休學,去體驗一下社會工作,考慮自己未來的方向。在20歲以前,孩子隨時都可以重新返回高中拾起學業。 從學校設施方面來看,美國公立學校和台灣公立學校非常類似,都是小班化,不同學校有不同特色。美國教育中我最推崇的點是,美國老師非常會鼓勵學生,老師總會找到學生的優點,然後及時誇獎他。相對而言,亞洲學校中,不管是中國還是台灣,老師似乎都是糾錯的存在,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他們的教育目標都是培養「滿分學生」,而不是引導學生自由開發。我曾經在中國一個補習班兼職,我發現很多學生會下意識猜測老師喜好,然後想要討好老師,他們內心太渴望老師的認同,這正是因為老師給的肯定是如此吝嗇。台灣學生因為社會環境更加自由,學生有更多言論空間,所以不像中國學生那麼在乎老師的肯定,但因為學習過程中缺乏肯定,也會讓人經常處於緊繃和不自信的狀態。 拋開作業 美國學生學習更多 美國學校幾乎不給孩子作業,尤其是小學生。作為一個亞洲人,對於沒有作業這件事非常不適應,每次弟弟們回家後我都忍不住找點事讓他們做。同時,我也請教過學校老師為什麼不給學生留作業,老師說,孩子們每天在學校學習夠久了,回家應該好好休息。但就我的觀察,沒有作業這件事並沒有讓他們變得落後。回想我國中時的作業,就是大量數學題,已經反復練習英文語法,好在美國的學生們無需像亞洲學生一樣苦學英語。而美國學習數學的方式和亞洲也十分不同,亞洲學校非常依賴考試來衡量學生數學能力,所以學生只要反復練習考題,考出高分即可,同時非常講究口算、心算能力,所以需要大量計算、習題練習。而美國學校更加強調演算過程,數學更多學習如何推導出這個公式,並且如何運用,大部分上課時間都可以用計算器,他們的數學課更像是思維、邏輯訓練。 因為沒有作業,所以爸爸們就有很多機會帶孩子運動。相對於亞洲學生的特長都是美術、音樂類,美國學生的特長就多了很多體育項目,足球、籃球、網球都有,因為戶外運動多,孩子體格就很健壯,眼睛近視也少,而且在團隊運動中,可以學到很多人際交流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是很難得的課堂。相對而言,雖然台灣也有很多公園,但基本上都是家長帶孩子過去,自己就坐在一旁滑手機。中國情況則更糟糕,缺少公共遊樂設施,家長基本都要孩子去室內或一些需要門票的地方,這些地方都被商家包裝得很精緻,孩子很少有和自然互動的機會。 當然美國教育也會有一些缺陷,比如過多、盲目的誇獎學生,結果學生變得驕傲自大。但瑕不掩瑜,不可否認的就是美國孩子們確實有很幸福的學生生涯,他們不會那麼容易被作業和學習壓力埋沒,即使成績不好,長大後也不會因為沒有好的學歷就過很淒慘的生活。理解亞洲大部分國家的現狀就是依然需要考學歷改變人生,希望家長可以多一些教育方面的思考,因材施教,幫助孩子開心地學習和成長。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3-19 10:00通膨時期的美國生活面面觀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似乎都進入通貨膨脹時期,很多亞洲工廠、運輸業、原物料業都被迫停工以後,生活用品成本飆升,無奈薪水卻遲遲不漲,甚至還可能面臨失業。旅遊業、航空公司等行業都受到極大衝擊,我們在美國生活半年多,對於物價上漲特別有感。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講好了。首先是穿衣服,這反而是影響最小的,因為疫情減少了出門和應酬,不需要特別打扮,也不必 購買過多衣服。但是,細心的人一定發現連鎖化妝品店絲芙蘭(Sephora)已經悄悄漲價一波,此外,香奈兒、Dior等奢侈品品牌統統因為原物料上漲而漲價。 好吃的中餐館關門了 第二是「食」的方面。美國本身就是肉類大國,所以超市裡面肉類漲價不明顯。但是因為疫情影響運輸,所以新鮮水果蔬菜價格有所上升,最近還發現一元店裡面的雞蛋從一盒10顆變成一盒8顆,也算是變相漲價。相比於在家煮飯還算便宜低廉,不過,餐飲業受疫情波及就更嚴重了,快餐店依靠「得來速」等汽車販售方式,還能勉強維持。但以堂食為主的店面就不得不調整策略,添加外帶、外送服務。有些餐廳開在熱鬧的購物中心裡面,受到疫情影響,購物中心人流減少、被迫關門,連帶餐廳也開不下去。剛到佛州的時候,常聽人介紹當地的中餐館,有好幾間味道不錯,但是因為疫情都被迫關門了。 第三是住的方面。因為通貨膨脹,建築材料價格飆漲,導致房價隨之上升,很多人因為漲價、失業、政策的原因南遷,隨即南方州的賣房市場也炒得非常火熱,從美國常用的二手房網站Zillow上看到,佛州的一間普通住宅,從2019年還不到30萬美金,到現在已經叫價40萬。而房價升高就意味著租房需求變大,我住的城市價格稍微便宜的公寓已經關閉排隊名單,沒有關閉排隊名單的地方也需要排隊6-9個月。我個人的感受是,美國租房過程和中國、台灣大不同,所以我不了解是否美國公寓都需要提前預定、排隊,還是在疫情期間才變成這樣,目前確實讓人有一種一房難求的感覺。除了公寓,也有Single House出租,租金給人巨大壓力,一棟普通的三室房子租金都在2000美金以上,普通家庭每個月至少有1/3薪水都貢獻給房租。 連二手車也炙手可熱 最後是出行方面,這是漲價最明顯的地方。因為缺乏晶片,市場少有新車,導致二手車市場一片火熱。前不久聽到有人分享說,一個朋友花4000美金買了一台日系二手車,開了2年以後,轉手還賣了5000元。二手車應該是入手即貶值的產品,竟然還能漲價出售,說明市場漲勢嚴重。除了買車又貴又難,油價也是一路飆升,去年8月加油單價還是2.8美元左右,到俄烏戰前已經飆升到3.5美元,俄烏開戰以後,油價基本每天都在上漲,週三還是3.6美元,到週日已經漲到3.99,週一直接突破4元。每一次加油都特別有感,從加滿油只需40多美元,到現在接近60美元,漲幅非常明顯。需要強調的是,文中所列舉物價都是以佛羅里達州O市為准,相對於北方,佛州的物價從各方面都要便宜一些,北方很多地方油價早就突破4美元了。 隨著美國物價上漲嚴重,連火熱的一元店都從一元錢上漲到1.25元,美國的薪水也在漲。只要上街,就會看見麥當勞、折扣店、甜品店都貼有「Hiring Now」的字樣,2021年9月起,佛州當地規定最低工資是時薪10元,但是大部分店家都已經漲價到14-17元每小時,門店招工難、缺人手已經不是新聞,但即便算14美元一小時,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工作22天,一個月月薪也就2500美元左右,相對於通貨膨脹以後的物價來說,這筆錢並不是那麼夠用。當然,這些兼職型的工作主要針對工讀生和有小孩的媽媽,利用空閒時間補貼家用,當地也有相對高薪的職業,類似卡車司機、管道工、建築工、長照看護等,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歷不高、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要想收入高,工作相對也很辛苦。 低收入戶享有各種福利 基本生活無虞 幸好美國對於貧困和低收入家庭也有很多福利,例如,針對貧困家庭的婦女和兒童,美國聯邦政府統一撥款建立一個食品補助機構WIC,懷孕的孕婦、哺乳期的婦女、未滿5周歲的兒童都可以參與這個補貼計劃。核實身份以後,WIC會發一張食品卡,裡面有一部分錢可以用於購買蔬菜水果,以及有定量的牛奶、穀物類、麵包類、豆類、果汁類,WIC有專門的營養師電話詢問個人的食物喜好和口味,再根據簡單的體檢結果,調配出適合個人的食譜,每兩個月都可以回到WIC辦公室,調整食譜。除了食品補貼,生病也可以有福利,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醫療補助,可以理解為花很少的錢買到健康保險。 總而言之,這半年多的美國生活給我的感受是,有錢人可以在美國過上很幸福的生活,但沒有錢也不至於發愁,因為美國福利體系非常健全,只是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看個人如何去掌握這些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受中國宗教迫害,目前暫時在台停留。
-
2022-03-10 17:50拆穿無腦謊言─「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絕非事實!俄烏之間的戰爭持續有一段時間,俄羅斯進攻第二天,電視上很多自稱專家的人喊出口號「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專家的觀點是,台灣和烏克蘭的處境類似,面對的都是共產主義大國,雖然歐美國家一直在言論上譴責戰爭,但是實際開火後,歐美能夠給予的幫助少之又少,他們甚至樂於看到戰爭雙方兩敗俱傷,而面對大國攻擊,台灣和烏克蘭這樣的小國毫無抵抗之力。 近幾年來,中國不斷「秀肌肉」,試探台灣底線,而台灣一邊在軍事演習中,常遇到墜機等事故,相較之下,似乎專家的言論有點道理。相信已經有一部分人聽信專家的意見,開始考慮移民。然而,在烏克蘭苦苦堅持數週以後,是時候要戳破「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類無腦謊言了。 中國國力不如俄國 要糾正的第一個謊言是:中國的國力根本不比俄羅斯,沒有中共所宣傳得那麼厲害。的確,除了共軍運-8反潛機日前在南海失事,新聞上少有中國軍事演習墜機的新聞,這是因為中國全面封鎖類似消息。中國與台灣之間隔著台灣海峽,所以中共進攻台灣必須依靠空軍,但依中國政府和軍隊的腐敗程度,中國空軍基本由紅二代、官二代掌控,要攻打台灣,意味著中共內部各派系都統一立場,而在習近平擾亂香港、希望連任之際,中共內部都紛爭不斷,這時候攻打台灣,無疑是削弱自己的力量,讓政敵有機可乘…中共即將在今年舉行二十大,爭取連任對於習近平來說是首先需要處理的大事,相對而言,是否攻打台灣變得不再重要。 第二個要糾正的謊言是:美國售賣武器給台灣,是希望台灣拖住中國,兩敗俱傷以後,美國坐收漁翁之利。近年來,中國的野心擴張已經被歐美國家熟知,歐美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也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有愛包容」,西方政府認識到不可能教會中國政府遵守世界的規矩以後,他們也開始提防,不要讓世界轉向中共所決定的秩序。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台灣的態度開始轉變,因為幫助台灣,不是出於幫助一個弱小、被欺負的國家,而是阻止中共野心擴張的第一步。且不說美國,就算同在亞洲的日本、韓國,都不會樂見中國吞併台灣。所以,台灣應該更加認清自己的位置,因為歷史因素、地理因素,台灣不得已要承受許多來自中國的欺壓和威脅,但是,中共想要吞併台灣,也絕不容易。 最後要強調的是,俄烏戰爭延續多日,西方對於俄羅斯的制裁日益升溫,烏克蘭雖然苦撐,但形勢並不悲觀。獨裁者蒲亭收穫了國內前所未有的反對之聲,接下來不管是戰勝還是戰敗,對於他之後的獨裁之路都會大有影響,有他的前車之鑑,中共不見得會冒險攻打台灣,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收復台灣,只是展現國力,但最重要的還是保住共產黨的獨裁地位。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台灣人一向具有強烈憂患意識,我目睹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見證當時台灣人的亡國感很重;後來發生疫情,台灣人大部分是出於自覺自願配合防疫、減少外出;面對烏克蘭這個處境類似的國家,台灣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危機感。適當的危機意識讓人時時保持警惕,但過度的危機意識只會讓人放棄掙扎,就如同總統大選時,民間會先有幾次民調,預估結果,也幫助參選人清楚時局。如果最終選舉結果和民調差太多,則說明選舉可能有舞弊的情況。久而久之也有一些假民調混淆視聽,比如故意提高某位選舉人的呼聲,讓人覺得另一位必輸無疑,則會讓人開始懷疑民調低的這一位是不是真的有什麼秘密醜聞。同樣,台灣如果一昧「長中共志氣、滅自己威風」,久而久之,大部分人會真的認為中國很強大、台灣不堪一擊,在中國真的有侵台行動時,就容易自動放棄抵抗,對方自然不戰而勝。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台灣需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也要對中國有正確的認識,前不久中國的大新聞:徐州八孩媽媽,被拐賣數次,淪為生產機器,還被鎖在爛房子裡。這麼大的新聞,中國政府遮遮掩掩,官方出了數個通告,還是講不清事情原委,連八孩媽媽的具體身份也無法告知。這樣的一個政府,連民生都管不好,很難想像他們的軍隊會是什麼樣! 退一萬步說,就算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也絕不是不可戰勝的敵人,中國軍隊沒有他們所展示的那麼強大,中國軍隊和政府的腐敗問題早已不是新聞,以這樣的中國政府來看,台灣迎來嶄新未來指日可待。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2-22 17:30孟晚舟戴電子腳銬是「奇恥大辱」 八孩母身上鎖鍊官方卻視而不見徐州八孩媽媽的恐怖事件已經討論有很長一段時間,徐州當地官方發了4、5個官方通告,但因為前後事實不符,被網友當做「皇帝的新衣」,根本不予理睬。中國的各大官媒紛紛噤聲不討論此事,連中國國內所謂的知識份子們也集體被迫或主動噤聲。我一直持續關注這件事,也在我的文章、平台上從不同角度質疑過,只有一件事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當地政府要維護、甚至默許當地的人口拐賣事件? 人口拐賣不可能瞞過地方政府 中國山區人口拐賣不是孤立個案,有時甚至是全村一起作案,在一些小地方,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沾親帶故,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孩子、多了一個媳婦,根本不可能不被發現,這些事對於政府沒有任何好處,但他們就是放任不管。中國具有嚴苛的戶籍管理制度,男女即便是自願結為夫妻,也需要拿到戶口本才能在政府完成登記,成為所謂合法夫妻。被拐婦女沒有戶口本,根本不可能和買方正常登記結婚。 登記結婚是很重要的,只有合法夫妻,才能辦理所謂的「准生證」去生孩子,達到這些人買妻生子的心願。「准生證」的意思是,政府確認這對夫妻有資格生育,才會頒發准生證。有了准生證醫院才會接受產婦。超生的已婚婦女、沒有結婚證的未婚媽媽都無法拿到准生證。對於她們,只有發生危急情況時,醫院才會暫且先收入院,但同時也要報告計劃生育管理部門,讓他們來調查沒有准生證的情況,是否存在非法生育。這個准生證的作用不僅是生孩子,等孩子出生以後,醫院會給孩子一個出生證,證明他的父母、血型、生日等信息,給孩子上戶口的時候,就必須拿著准生證和出生證一起,才能順利上戶口。 話說到這裡就很明白了,在中國嚴苛的戶籍管理制度之下,拐賣來的婦女兒童,要上戶口、要辦結婚證根本不可能瞞過政府。只要政府願意,有很多線索去調查他們的身世,但全中國各地的政府有默契集體不作為。 制度性的縱容人口拐賣 為什麼中國惡性拐賣事件層出不窮?因為中國對於拐賣打擊力度太小,官方不作為。首先,除非有特別精確的證據證明有生命危險,否則人要失蹤24小時才能報案,這就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間。其次,中國警察都有自己的轄區,他們要跨區辦事,就要爭取該區的合作。例如,一個人在成都被綁架到上海,成都警方會說人在上海,他們管不到那邊。上海警方又會說人是在成都被綁的,應該在成都報案。警察的互相推脫,給了人販子靈活的作案時間。最後,就算抓到了人販,量刑也不會太重,拐賣婦女兒童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買人的一方,一點懲罰都沒有。 拐賣是一個可見的惡果,其根源與中國堅持多年的計劃生育分不開。中國落後地區重男輕女情況嚴重,導致男女比例失調,所以兩種群體被拐賣情節非常嚴重,一是女大學生,二是健康男童。而堅持計劃生育,把孕婦肚子裡活生生胎兒打下來的,就是政府,通常是中央發令,地方政府執行。換句話說,窮困山區的家庭娶不到媳婦、有些家庭沒機會生一個兒子,最終是政府造成的。當年被迫害的這群人,現在正靠著拐賣婦女兒童,緩解政府強加給他們的悲劇。現在地方政府面臨兩個選擇,第一,解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這樣做的回報就是,a) 繼續得罪當地居民,b)需要幫助被拐婦女兒童回家,是額外的工作,c)如果找不到被拐婦兒的家人,就要自掏腰包照顧他們,d)在大張旗鼓幫助他們回家時,需要跟其他同僚合作,會欠下很多人情債,e)拐賣的事情公開後,群眾會開始質疑為什麼拐賣期間其他城市、省份的警察不作為,如此就招來上級和同僚的憤恨。這樣看來,解決婦女兒童對於地方政府並沒有好處。 那再看看第二個選擇,不解救被拐賣的人。他們的回報是,a)安撫了村民的心,拿住了他們的把柄,b)可以藉口收村民一大筆賄賂。當然,一旦事情暴露,就會非常麻煩,但是這麼多年來又有幾次真的引起全國關注呢?就算這次徐州八孩媽媽事件鬧得全球關注,政府成立專案小組之後,第一時間沒有進行調查,而是開始維穩,官官相護到底。兩相對比,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地方政府對於拐賣人口根本不作為。 可憐八孩母至今仍消失在黑暗中 徐州地方政府裝模作樣給出幾條前後不一的官方聲明,中央政府一直裝聾作啞,態度很明顯希望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中國的女生,尤其是女大學生都有種兔死狐悲的淒涼感,多個高校的學生聯名簽字,要求政府徹查此事,留出乾淨、自由的空間,讓八孩媽媽自己來說話,把真相還給社會,把自由還給八孩媽媽,結果只是民眾的聲音一再被消音。前幾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軟禁在加拿大,依舊住著自己的豪宅,中國政府對她的關心有目共睹,中國人深以為孟女士腳上的監控是奇恥大辱。而對於一個普通、沒有姓名的山區婦女,中國政府可以對她脖子上的鐵鏈視若無睹,可見中國的強國夢、「安全感」只針對於權貴和有錢人,並不囊括十幾億普通中國人。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
2022-02-15 17:35谷愛凌被捧上天 徐州八孩媽媽無人聞問在美國出生、長大、受教育的谷愛凌,現在代表中國出戰北京冬奧,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她究竟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面對媒體,谷愛凌一直語焉不詳,沒有如大家所願地說出那句「我現在拿中國護照」,而眾所周知,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谷愛凌必須先放棄美國護照,才能加入中國國籍。通俗來講,變更國籍不是難事,就算中國常自詡為「最難加入國籍」的國家,但面對滑雪界的天才少女,中國方面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他們是歡迎谷愛凌加入中國國籍的。 谷愛凌國籍說不清 「在中國就是中國人,在美國就是美國人」,谷愛凌這個含混不清的態度,惹來美國媒體和中國網民的憤怒,福克斯電視台的主播在節目中用「背叛、不知感恩」等字眼來形容她。美國社會具有非常豐厚的福利,舉例來說,一個孕媽媽從懷孕開始,可以在WIC申請聯邦福利,專業的營養師會提供飲食建議,並且發放WIC購物卡,用這個購物卡可以在美國的超市買到日常需要的雞蛋、牛奶、蔬菜等基本食物。小孩子出生以後,新生兒和哺乳期的婦女依然可以領取該福利,小孩子可以持續領到5歲。5歲以後,孩子可以入學美國公立學校,完全不需要一分錢,只要拿著地址證明到轄區的學校報到、註冊即可。美國的公立學校是真正的免費,不管是校車、營養午餐、書本費都不需要花錢,學校還會常常舉行活動,分發食物等等。這樣的免費教育會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屆時,孩子已經是成年人。 所以,谷愛凌如果是堂堂正正脫離美國國籍,放棄她在美國的一切福利和好處,放棄拿著美國護照到大部分國家都可以免簽證旅遊的便利,加入中國國籍,再宣佈為中國而戰,這是令人敬佩的。但她並沒有,她的做法是,一邊享受著美國的自由和福利,另一邊又享受著在中國的國寶級待遇。谷愛凌前不久在個人社交平台上說:在中國每個人都可以在Apple App Store裡面下載VPN。言下之意是中國人也可以自由使用VPN瀏覽YouTube、Facebook等。這句話同樣引起中國網民的憤怒。 中國人因為私下使用VPN被警察傳喚、威脅並不是新聞,我身邊都有若干朋友因此被警察調查。其次,在沒有特別調整的情況下,中國人使用的Apple賬號為中國地區賬號,只能登錄中國版App Store,其中並不能隨意下載VPN。谷愛凌身為中國政府的座上賓,才得以享受到平民百姓沒有的好處,更令中國人憤怒的是,中國人都沒有的福利和自由,憑什麼她一個美國人能夠輕易被法外開恩呢? 谷愛凌享有的中國好處並非人人可得 更何況,在谷愛凌享受中國「好處」的同時,全世界都看見另一個中國女人的悲慘遭遇——徐州八孩媽媽。這位姓名都還不確定的八孩媽媽,她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應該受到中國政府的保護,但是自從她的視頻曝光之後,官方發了三次通告,換了三種前後矛盾的說法,也沒有說清楚這位女士的真實身份,來自何方。有說她是流浪者,被夫家收養繼而結婚;有說她來自雲南,父母雙亡;還有說她是本地人,正常結婚。 江蘇「徐州八孩母親」遭鐵鏈鎖破屋事件,中國拐賣婦女背後更多黑幕曝出。(網路圖片) 對於非中國國籍的谷愛凌,中國政府可以奉為座上賓,甚至允許她在中國「非法翻墻」,瀏覽普通中國國民不可以瀏覽的網頁和社交媒體。而對於真正的中國人徐州八孩媽媽,中國政府連她的來歷都說不清楚,在獲知這位女性被當做牲畜一樣鎖起來的時候,也沒有第一時間營救、援助她,反而協助她的夫家做出解釋。這樣的操作實在讓人疑惑。 同樣蹊蹺的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的中國,為何她可以生八個孩子?這八個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孩,她有沒有生過女孩?有沒有拋棄、扼殺女嬰的事情發生?這八個孩子其中有七個孩子拿政府低保,也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以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家的超生情況,為何政府對此置之不理,還要拿錢補貼他們? 網路上有很多下流的猜測,網友用這些下流的揣測作為當地政府極力掩蓋此事的原因,不管是哪種猜測,政府的坐視不理,甚至政府還成為迫害她的幫兇,都令她的故事蒙上了一層撥不開的烏雲。全球觀眾都看見這位可憐的女士,在這個貧窮、落後的山村,受了極大的虐待和苦楚。不管她的來歷如何,是被拐賣,還是自願結婚後又遭夫家虐待,她的苦難是不容忽視的。只有她的祖國,對於她的苦難置之不理。 中國山區還有很多「八孩媽媽」 可怕的是,中國山區裡還有很多「八孩媽媽」,她們或被拐賣、或被矇騙,她們就是中國社會貧窮落後的標誌。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政府不能正視、嚴查被拐山區婦女的苦難,中國是沒有資格覺得自己富強、發達了。中國確實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落後的父權社會,由專制政府作為大家長,普通人則是巨嬰被控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人的人權都得不到保障,更何況是父權社會中,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婦女呢? 所以,即使中國女足奪冠,即使谷愛凌來助威中國奪金,這些女性獲得無與倫比成就,但她們的成就只是中共當局又一政績和吹噓的本錢,中國婦女依舊處於弱勢,中國就只能是一個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 延伸閱讀 → 用殘酷封城換來的北京冬奧 國際該譴責並停辦而非一起放煙火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受中國宗教迫害,曾暫時在台停留後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