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8 21:30《少年》觀後感今天想分享的是一部香港電影《少年》,這部電影描述香港在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導致其中的少年沒辦法正常生活,社會失去言論自由—同時,我們也失去了「香港」這個地方。 這部電影是由兩位香港新人導演所拍攝,用了港幣60萬的低成本製作,雖然說成本低,但不得不說,看了以後真的令筆者感觸良多。是因為當中的事件太真實?是因為感同身受?還是….再一次感到絕望呢? 影片中的女主角於2019年7月21日在上環被捕,在所謂的警察局拘留室,歷經又冷又沒人管、又沒有人權的48小時;看到有人受到鞭打,也有人遭到性侵害。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荒謬?為什麼會有性侵害的事件?不可能吧!但沒錯,的確有發生了,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可以說你想得到的變態行為都可能發生。而所謂的香港警察,他們也對被捕的示威者做出了很多沒有人權的事情,例如正常來說,在律師到達之前,被捕人士有權拒絕回答所有問題;但是,當時的香港警察卻不准任何被捕的示威者打電話給律師,直到他們在裡面玩夠,或者等到48小時後才放人。 片中主角7月21日晚上在上環被捕的同一時間,在元朗西鐵站則出現大批的白衣人,他們看到現場民眾,不管是什麼人,只要不是穿白色衣服的就打。當中有很多真的只是路過的普通市民,但是白衣人卻不由分說,只有打錯、沒有放過,通通打了以後再說,因為這些白衣人早已跟元朗警察局談好,不管他們怎樣做,都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到底是怎樣呢?這裡是香港的三不管地帶?還是九龍皇帝?其實這種荒謬情節在電影裡很多,想不到在21世紀的現實社會,文明國家,卻真實發生了這種離譜又毫無法治的事!說真的,很無奈,很無助。 2019年6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暫緩修例,當天晚上便發生了黃衣人於太古廣場墜樓身亡的事件,由這一天開始,不斷不斷有人支撐不下去,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才能救回香港。或許有人會說「死了就解決問題了嗎?」說真的,沒有身歷其境,根本不可能真正了解為什麼香港人會那麼絕望。也有人說,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中國大陸有14億人,死了300萬+1,也不會有人可憐香港。對,沒錯,但你是否曾經以同理心去理解,為什麼他們要以死明志?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不是做做文宣或者靜態活動,香港政府就會理會示威者,因為港府已經一再教我們:和平示威是沒用的。所以不好意思,唯有暴力解決。 有句話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但筆者認為其實沒有錯,只是不知道「明日」是哪一天。筆者希望所有台灣人都可以覺醒,以香港為借鑑,面對敵人與強權威脅,為自己的家園與堅信的價值挺身而出,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警語: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作者》拾二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4-07 16:29世界共存亡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這個萬惡病毒從2020年初肆虐至今,幾乎整個地球都充斥著這個由中國產出的病毒,嚴重影響了世界的運作,無論是經濟發展或社會內的凝聚力都直線下滑。各國在這兩年裡都使出各式各樣的手段,想要把這個病毒狠狠的消滅,讓社會回歸正常的運作,除了研發各種不同的疫苗、限制人們出入境,並且採取各種隔離或防疫措施,像是暫停餐廳內用、居家上班等等,大家的目標都非常一致,就是為了戰勝疫情。 但是經過了這兩年的時間,好像每個人都已經習慣戴著口罩才能出門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各種嚴格的防疫措施而回到正常的生活,疫情仍然一直反反覆覆,沒有結束。以香港為例,當每個國家都開始要與病毒共存,規劃開放免隔離旅遊,香港還在為了讓確診人數清零,用盡了所有嚴厲的方法。例如限制餐廳內用2人一桌、限制晚上不能內用、兩人限聚令、各種罰款,還有被迫到充滿著確診者又沒有意義的隔離營等等,確診的人數卻仍然達到數以萬計的地步。 你能想像為甚麼香港政府用盡方法要清零,結果卻比疫情剛爆發的時候還要嚴重個幾倍嗎?香港政府根本沒有意願也沒有渴望疫情有結束的一天,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香港整個社會停擺,很多市民受到影響無法上班,沒有收入也好、香港的經濟困難也好、確診人數每日增個一兩萬也罷,香港政府完全沒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想,沒有打算解決這些問題,只是一味的配合中國中央政府的「管制」,因為他們害怕疫情結束之後,香港人民會重新走上街頭抗爭。 眼看著許多國家已開始懂得與病毒共存,包括台灣,也漸漸開始討論放寛出入境的條件、不久的將來或許還會開放出入境旅遊,筆者身為在台的香港學生,真的很羨慕有這種為了民眾或國家經濟、而願意踏出一大步來改善或解決問題的做法。反觀自己的家,過去多年來原本在國際上已有穩定的經濟地位,社區意識也十分發達,理應跟隨著世界趨勢一同進步;無奈的是,如今的香港彷彿倒退了80年,沒有跟隨時代的變遷而一同進步,沒有了發展,沒有了「五十年不變」,現在的香港只是一個把香港市民當作玩具的地方,放任市民失業、沒有收入、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數萬人確診、遭受病痛,甚至連生命結束,連一個停屍間的床位也沒有…。可想而知,香港現在已經不是過去大家印象中那個繁榮穩定的快樂城市,而是變成一個冷冷清清,像中國一樣冷血無情的地方。 當然,筆者身為香港人,還是很期盼榮光最後還能歸香港,期盼大家開始與病毒共存之後,慢慢的都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不再被病毒影響一切。對抗疫情,世界共存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大家要一起加油,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一定能撐過去! 作者》Joe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4-01 23:30台灣交通問題面面觀根據2020年台灣交通部資料顯示,交通事故總數為36萬2393件,死亡數為2972人;同年日本的兩個數字則為30萬9000件及2839人,可以看出兩國的數字不相伯仲。但不要忘記台灣人口為2300萬人,而日本則是1億2600萬,比台灣多出1億300萬人。可見台灣的交通事故頻率有多高。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情況?經過筆者近兩年在台灣生活,每日通勤穿插於鬧市之中,並嘗試以不同的交通工具例如白牌、黃牌機車及汽車行駛於同一道路的結論,大致可分成兩大原因。首先是道路先天的規劃以及第二則是後天駕駛者的道路使用概念。 第一,道路先天問題。台灣初期的道路設計是參考美國,例如以架設汽車服務的快速道路系統,為減少交通壅塞,並且拓寬省道等主要幹線,一切都以都市規劃為先再加以改善和發展。可是台灣卻沒有考慮到本地的都市規劃,忽視了機車族群的使用需要。要知道台灣現在的白牌機車即50-250cc以下的機車是不准使用快速道路及國道,駕駛者只可以使用一般道路。筆者曾嘗試以白牌機車行駛同一道路,但因為不能行駛快速道路,然而在一般道路行駛時,白牌也只能靠右行駛,不得行駛於左線道的機車禁止道。可以試想像於上下班時間車流量極多的情況下,單單一條行車道卻逼滿機車,車與車之間經常只得半台車的空隙,十分危險。可笑的是左邊的禁止機車道卻有不少的空間可供行駛。 第二,駕駛者的道路使用觀念。例如在香港、日本及澳洲等地,大家都是以行人為優先。車輛右轉或通過斑馬線時必須等待正在使用斑馬線的路人經過,可是在台灣車輛卻會和行人”搶路”,看見行人未步行至斑馬線中間時,車輛會加速行駛認為不會撞到行人。但在上下班時間路人經常會因為車輛不禮讓行人,導致斑馬線是綠燈,行人卻不能通過的情況。 另外是機車汽車駕照十分容易考取,白牌駕駛只需年滿十八歲及通過筆試便能嘗試考試,不需要強制上課,加上考試內容十分簡單,導致很多年輕人年齡達到要求便去考試,即使第一次未能通過,但只需要一周後便可以進行第二次考試。而考汽車駕照雖然要強制上課及通過場地時及路試,但駕駛學院只想增高合格率,導師教的都是考試內容。學員只需要記着導師教的方法及認出場地內的標示記號,基本上都能合格。然而這種情況導致學員真正上路時卻不懂任何駕駛的禮儀和技巧,遇到突發情況時便不知所措導致意外發生。 最後,上述的交通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的是背後政府部門不願意作出改變和懶理問題。每當有重大交通意外發生時,卻只是加裝更多欄和測速器,但不願了解背後導致意外發生的原因。種種問題下,便出現每年高得驚人的交通意外事故率。 作者》小蟻人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4-01 22:55命運共同體自從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宣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以來,台灣民眾普遍關注俄烏衝突的後續發展,也有些人為自己未來的命運擔心。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發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受到烏克蘭人在戰場上孤軍奮戰、一直頑強抵抗侵略者的啟蒙和鼓舞,多數台灣人認為義務兵役期應該從目前的四個月延長至至少一年,以提升台灣軍力,抵抗中國解放軍未來對台灣的侵略。 台灣民意基金會於2022年3月22日發佈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的受訪者擔心台灣未來也會跟烏克蘭一樣,「在軍事上單獨面對中共武力犯台」;87%的民眾同情「烏克蘭孤軍作戰」,78%的人認為「單靠台灣不可能阻止中共佔領台灣」。 這份最新民調還顯示,相信美國會參戰協防台灣的人只有34%,而去年(2021年)10月的民調卻有多達65%的人認為美國可能會出兵協防台灣。從前後民調結果可以看出,在烏俄戰事的影響下,不過半年時間,民眾對於美方協防台灣的看法已有明顯轉變。 事實上,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持續針對俄羅斯實施全面性、嚴厲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企業向俄國輸出電信設備、雷射機、感測器及晶片等產品,制裁俄羅斯的主權債(公債),俄羅斯國營開發銀行(VEB.RF)、軍事銀行及工業通訊銀行(PSB),凍結俄羅斯多家銀行在美資產以及出口管制,禁止進口俄羅斯的海鮮、鑽石和伏特加等產品。除了經濟制裁之外,美國也不斷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裝備;但是拜登總統也多次表明不會將美國軍人直接派往烏克蘭戰場。 「自己國家自己救」,因此台灣這份最新民調還顯示,高達76%的民眾認為,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目前兵役制度規定役男只需服四個月訓練役的做法不合理,他們認為應將義務兵役期至少延長至一年。 民意基金會的董事長游盈隆指出,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不分政黨派別對延長兵役具高度共識,顯示烏克蘭現時的處境導致台灣社會出現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3月23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則表示,國防部正在研擬延長義務兵役期,並會在今年底之前公佈決定。 中國政府多次宣稱,必要時會不惜一切代價、包括使用武力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可惜的是台灣現在還未有任何的政策可以讓香港年輕人參與自願兵役,原因是近年越來越多中國人獲得香港身分證,如果開放義務兵役,有極大機會被滲透。無可奈何,在台香港年輕人可以當兵的機會渺茫。 希望他日台灣政府真的需要帶領民眾保衛家園的時候,仍然可以一貫保持懷疑的態度,不讓侵略者可以利用其他身分滲透台灣內部。 更希望他日台灣政府能像今日的烏克蘭一樣,誓死抵抗到底,以破釜沉舟的心態對抗侵略者。 作者》昇巴黑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4-01 09:59遊戲終止 終止遊戲中國媒體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李君,近日發表聲明建議加大網絡遊戲監管制度,應該全面禁止未成年人士玩網絡遊戲,並必須強制設置人臉識別登入,以禁止未成年人登入。有關建議惹來網民反彈,有人認為不應以偏概全、把父母管教問題歸咎於遊戲。 而中國在2021年3月明確立令,網絡遊戲企業只僅可在周五、六、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晚上8至9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遊戲服務,毋須使用人臉識別登入,只需使用合資格身份證號碼登入即可。 不過,根據中國中央電視台的調查,發現有家長會以自己的身分證註冊帳號,再讓未成年的孩子使用,以繞過監管措施。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李君認為規定,法例形同虛設,應將法規收緊,甚至應向未成年人士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開發商追究相關責任,建議所有遊戲開發商都需要在遊戲加入人臉辨識功能,以禁止未成年人登入遊戲,同時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對玩家進行隨機識別抽查。 另外,李君又建議應該完善網絡直播法規,關閉平台打賞功能。李君指出,近年網絡直播影響下造就出大批網紅,但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少問題,包括為了流量而做無道德之事、直播為打賞無底線、網絡行乞、數據造假、內容低俗等,情況令人堪憂。而如果可以關閉平台打賞功能,能有效杜絕主播為獲取收益而進行的惡劣低俗等博眼球和擦邊球的行為,淨化中國網絡直播環境。 中國政府此舉行動,已經導致許多中小型遊戲公司倒閉關門,而大型遊戲公司也被迫以轉向擴張海外市場為目標。據網上統計,中國2021年7月至今的短短10個月間,已經有最少14萬家電玩遊戲產業公司,包括銷售、廣告、發行代理等相關領域,被迫關門大吉、註銷登記。據悉,中國電玩科技巨頭騰訊、網易等公司,也因中國政府的「神之一手」,被迫將更多資源投往海外市場。 中國遊戲禁令還有很多限制,包括「要用實名註冊遊戲 ID」、「未成年玩家禁止在晚上10點到翌日上午8點間上線玩遊戲」、「禁止使用遊戲編輯器」、「法定節日不能上線超過3小時」、「平日上線不能超過1.5小時」、「8至16歲的玩家每月課金不能超過200人民幣」、「16至18歲玩家課金不能超過400元人民幣」,簡單而言,就是禁令一旦通過,未來的遊戲世界中中國玩家將會成為「稀有動物」。 也許大家可以給多一點包容中國玩家的暴躁、野蠻、濫用外掛等行為,畢竟他們可是歷盡千辛萬苦才可以翻出牆壁,去享受短短幾十分鐘的遊戲時光。 而筆者相信中國的父母應該會是最開心的一群,畢竟只有遊戲才會教壞孩子,對吧? 作者》昇巴黑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3-16 22:10我們的批判性思考彷彿被疫情吞噬了2019年的「時代革命」後,香港人強調的、所追求的「人權」,早已在社運中奄奄一息。2020年武漢肺炎爆發,禁足、封城之政策當道;良知、理性漸漸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被世人遺忘的一乾二淨。2021年,武漢肺炎持續,風雨飄搖,經濟動盪,民不安枕,政府繼續堅持「清零」,繼續停工、停學,繼續圍封、強檢。2022年,移民潮再現,迫不得已的離別再現。封城持續,不公義、不公開、不公平持續,頹垣敗瓦的廢城,荒涼的街道,冷漠無情的人民,行屍走肉的日子。我們認識的香港彷彿不再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耳熟能詳的「原則」,至今恐成「口號」,我們指罵政府禁足不人道,可是我們竟淪為幫兇。武漢肺炎當道,人們每天擔驚受怕,因為一旦確診,人們將束手無策,淪為社會異類。有的人需要強制入住政府的檢疫所,環境惡劣;有的人需要在蟻窩裏和家人共處一室,避無可避成困獸鬥;有的人卻被軟禁在家中的一個雜物房,終日不見天,瑟縮一角,食無定時,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安慰,沒有人可憐,她們是在香港家庭工作的外傭,被香港社會貼上滿身標籤的一群。 2022年初,Omicron當道,確診人數跳級飆升,香港僱主為了確保家人安危,紛紛禁止外傭外出,固定假日及公眾假期一律軟禁。根據香港獨立媒體的《端傳媒》訪問外傭,他們離鄉別井外出工作,加上學歷不高比較難找到其他工作,因此很多時候遇到一些不公義的事只好吞聲忍氣,因為他們怕得罪僱主而失去工作。《端傳媒》更指出,很多外傭每日都擔驚受怕,認為僱主會遣返他們,因此只能遵從僱主的不合理要求。很多僱主卻拿著這一點處處為難他們,更因為他們中文不好,很多資訊都是由僱主提供或是主動詢問朋友才知道。 現在疫情肆虐,他們亦需要和僱主討論注射疫苗、如何安排假期及檢疫等等,更過份的僱主更指定他們要注射哪一款疫苗,完全不會請他們自己評估身體狀況。本來因為疫情導致外傭的工作量增加,再加上僱主不批准放假,導致他們壓力更大。《端傳媒》透過訪問得知,有僱主禁止外傭匯錢給家人,禁止外傭外出,將外傭困在雜物房,每天像監獄般的生活,可是這種無助感卻難以尋求他人幫助。泰國義工工會主席也表示因為疫情影響被僱主禁止放假,已半年沒有參加工會活動。僱主們的行為,在指罵政府的同時,其實自己也是獨裁者。 近日,香港又傳「不排除禁足」,市民收到消息後,滿城充斥着一股恐慌的氣息,人們擔心之後難以購買新鮮食品,也有人在網上發佈自己在超市購買大量物品的照片和影片,引起「羊群心理」,大批民眾一窩蜂衝入超市購買日用品和食物。很多超市貨架上被掃得一乾二淨,一些罐頭等可長期存放食品更一罐不剩。可是,造成問題的主要成因是因為大量市民確診、一些人不能外出購買,加上不少超市缺少職員上班導致貨架上沒有貨,而倉庫卻有存貨的情況出現。但遺憾的是,人們卻沒有理性思考,只盲目跟從別人。 致香港人:「做每個行為之前請三思,不然羊群效應的循環永遠不會停止;如果每個人都這麼自私,最終只會淪為政府的棋子。」 作者》NO OFFENSE BUT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3-16 22:05「時代革命」(下)(續上篇) 當然,我知道我不能全怪觀眾,因為的確:這紀錄片,應該不能作為社會運動的參考...... 自己人自己罵。反送中運動失敗的原因,除了中共更強烈的打壓以外,香港人本身的愚蠢也是一大因素。而這些愚蠢的事件,是非常能夠給後代去當作社會運動案例去參考的,卻沒出現在這紀錄片中......所以你要人怎麼學習?還是導演其實沒有很想後代從這唯一一部香港重大歷史事件的紀錄片中學習? 紀錄片沒有提到的事 社會運動中總是反反覆覆會出現的現象(特別對手是共產黨的話):被敵軍擾亂軍心。放假消息,要我們去自己人對自己人不信任:猜誰是內鬼。特別是在節奏極快和氛圍極度緊張的狀況下,人們會更加懶得使用理性去思考其中邏輯的,所以會更容易推動這種氛圍。其實香港人才沒報導出來的那麼團結,稍微兩句在正常、和平的情境下一聽就覺得鬼才相信的假消息,那時候的香港人,是真的很相信。 其實中共在以前就是這樣對付他們的反抗份子。可惜,香港人會讀歷史,但不會從歷史中學習。這種司空見慣的手法,竟然還沒被借鑑到,香港人還是自己跳進了陷阱裡面。連自己人都懷疑自己的時候,這仗還怎麼打?怎麼打?(在這裡,筆者要代替「時代革命」來告誡一下台灣人:以後遇到相似的情境,請想起這段文字,不要再走白痴的路了。) 然而,筆者有修一門叫「社會運動」的課,教授想叫學生去看「時代革命」,當作學習社會運動的案例。我就跟他說了我的看法,說這紀錄片不太適合來當作一個用來學習社會運動的案例,內容大概是我上面所說的,典型社會運動會出現的東西,導演故意避開不拍(塞內鬼進來、挑撥離間、互相猜疑、和理非與勇武派的無限紛爭等等)。比如課堂上講到「負面團結」,例子就是集中營的囚犯會怪責出來反抗的人,因為他會激怒掌權者,而大眾會因為他而受到懲罰。這不跟我們的和理非想法一樣嗎?我們的和理非經常怪責勇武派做法太衝動、導致沒有和平抗爭/受害者的畫面、國際就不會幫我們、中共就會被激怒等等等等。整整一個這麼典型和重要的社會運動理論難得在最近的社運中看到活生生被「運用」出來,結果沒有拍下來,這是失去了一個多麼珍貴的學習機會。 《時代革命》紀錄香港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歷程。(圖:時代革命提供) 借鑑理大圍城的失敗 言歸正傳,「理大圍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喜歡用理大圍城的畫面來宣傳,為什麼?因為輸得夠慘,畫面夠符合社會對戰爭受害者的期待。失敗的原因其實很明顯,大家都知道——「根本沒路走」。只是為了「打飛機」,大家都一直提起這個完全是作為社會運動的反面例子。 在理工大學搞抗爭,目的是為了堵塞紅隧交通,這裡是香港交通的一大支柱;在中文大學搞抗爭,目的是為了堵塞吐露港公路交通,這裡也是香港交通的一大支柱。那為何中大守得住、理大不行?中大面積大,地形複雜,位居山上,很多小路,容易躲,容易逃;理大面積小,地形簡單,四面都是大馬路,馬路和橋都被警方封死的話,沒路可逃,一目瞭然。別說我事後說幹話,我們就應該正視我們的歷史,正視我們的決策錯誤。理大,如果當時真的考慮周全的話,或者說,要我們現在去選擇的話,肯定不會在這種地形去搞抗爭。而「時代革命」沒有提起一絲我們大家都有共識理大會失敗的原因。拜託,社會運動真的不是幾個前線什麼都不想地拿著雨傘衝向子彈而已,社會運動背後要發想、組織、分析、檢討的東西,為什麼不拍清楚? 筆者有幸認識到國立台灣大學的同學,他看了紀錄片,我跟他討論台大若被攻打要怎麼辦(畢竟台大很大機會會被當作首批攻佔目標)。他跟我說台大很大,很多出口,有得逃。我稍微看了看台大地圖,就覺得:啊~他也沒有從「時代革命」中學習到他真的有需要學習的東西啊~ 台大,面積雖大,但四周都是大馬路,把地圖縮小一點來看的話,真的跟理大的地形沒差很多。台大的確有很多出口,但如果那幾條大馬路都被敵方佔領,其實也逃不掉。而那位台大同學說出了這樣的判斷,我會覺得,他可能根本沒有渠道知道理大當初是怎麼死的。 「理大圍城」是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最慘烈的一次衝突。(圖:立場新聞資料照片) 心得分享 筆者在時代革命的官方Instagram看到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評論,在此我也highlight和分享一些評論。 導演 周冠威:「最重要的,不是讓人關注香港,而是關注台灣,你們的家。」 對,香港會由香港人保護,台灣也要由你們自己去保護。 詩人 任明信:「若是這些,也發生在我們的家園。你該怎麼做。你會怎麼做呢。」 這是大家看完這部紀錄片後第一點需要思考的事,不要等了,你永遠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也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個什麼時候到你。現在就去想你要幹嘛吧! 親子天下董事長暨執行長 何琦瑜:「認識香港的處境,得以讓我們更珍惜在台灣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 筆者一看完「時代革命」心裡面想的就是:台灣人看肯定爆哭。 因為筆者也在台灣生活了一段時間,更認識台灣人的文化和想法,也稍微有被同化了。在現今台灣發生了不合理的事情,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去申訴、舉報。而且,大部分事件都會拿到正常的結果。如果對結果不滿,可以再申訴。(筆者是真的,真的,真的很羨慕)然而,在甚麼情況都可以有個正當途徑去表達自己想法,而且很大機會會拿到合理回應的社會培育出來的人民,看到反送中運動裡面那完全沒有正當性、沒有邏輯、沒有人性的各種事件,能不被驚嚇到嗎?能不哭嗎? 你們被嚇到哭的事,在香港人眼中,已經習以為常。 台灣人,你們現在正常的社會,真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是你們祖先用血用命換來的。你們不想你們將來要習以香港人的日常為常的話,就不要那麼被動了。 「 珍惜」,不是被動的,你要主動去保衛你有理的生活,也要主動去趕走無理的事。 Be Water 最後,筆者要重申:我們的時代革命,最值得被關注的,不是港共有多壞、香港人有多慘;而是香港人無論經歷多少場風雨,都選擇站起來繼續跟他拼命。我們有受傷,但我們依然選擇戰鬥。 而這場運動筆者最欣賞的地方就是:Be Water 抗爭者們像水一樣流動,既柔軟又剛強。 敵人來了,我們散;敵人散了,我們聚。 這,是真的非常值得外國人去學習的抗爭手法和精神。 時代革命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對他們的時代有所貢獻。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人去做小小的時代革命。 「時代革命」中有手足說:「不是時代選擇了我們,是我們選擇改變時代」 台灣人,你們也可以選擇改變時代。不一定是轟轟烈烈地打場仗的才叫改變時代,那是到時代沒得救的時候的事;台灣現在還有救,你們可以選擇的多了。 最簡單直接:你們,還可以投票。投票,也是改變時代的做法。 作者》迷走在34E之間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3-16 22:00「時代革命」(上)「時代革命」,這部拿了金馬獎的紀錄片,在台灣也上映有一段時間了。作為反送中運動的參與份子,筆者本人也有抱著好奇的心去看這部紀錄片,我想看看,我經歷的歷史,在周冠威導演手中,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呈現。 我的觀後感總體來說應該就這一句:「啊......就這樣?」 對「時代革命」製作組的致謝 我們這個社會總是把人教到不懂得欣賞別人、讚賞別人,一有縫隙就要狂酸、狂「屌」,好像這樣才顯得自己比較高等,或者,「嚴厲」。以投稿的角度來看的話文章狂酸狂「屌」的寫法也會更加吸睛。可是,我不想這樣,我不想踐踏這部藝術片以及導演的心血。我也做過藝術,我也知道藝術作品的創造過程是100的話,呈現出來的結果只會有1,何況是「時代革命」這部戰爭型態的紀錄片?拍攝、製作、上映背後的辛酸,我沒辦法代入製作團隊的角度去想像,但我知道我有辦法控制我的思考方向與行為。所以,我要自己想得更全面、更體貼。但對於從小就接受傳統教育的亞洲小孩來說,真的有點困難。 說實在的,在看完「時代革命」到提筆寫稿的前一刻,我腦海裡對這部紀錄片的評價還是一面倒的差,但我寫完第一段後突然就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非常偏激,我好像覺得自己的看法好厲害。對於這部紀錄片,我那偏激的眼光,看到「有待改進」的部分,遠比它值得被欣賞的部分多。這樣很差勁。 所以,我要先向「時代革命」製作團隊致謝,謝謝他們跨過重重困境,無私地把香港的歷史記錄並展現出來。我也要向願意受訪的手足們致敬,沒有你們的勇敢,沒有你們願意向世界揭露自己經歷的覺悟,不會有這部紀錄片。把血淋淋的歷史記錄下來,以藝術的方式公諸天下,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要不要......公開未公開的故事? 在筆者眼中,在電影院裡的三個多小時,其實就是重看以前的直播畫面/親身經歷,加點人物訪談,就沒有了。從畫面和聲響的震撼性來講,我覺得一點都不震撼,但我親身體驗過,現場的多維體驗怎麼能跟螢幕比?所以我不能這樣說。但以紀錄片/電影的角度來看,震撼性也還是不夠的。本來有關注香港的朋友,期待著拿金馬獎的作品,來看香港這部歷史性的紀錄片,結果是重新再看一次差不多的畫面?就不能給他們更深層、更震撼的體驗嗎? 純分享一些屁話:如果是我拍的話,我會找不同人去當不同角色/故事的畫面,以第一/第三人的角度輪流交代故事。可能,我會超近距離錄喘氣聲,特別是帶著防毒面具一邊逃跑一邊吸有毒氣體的喘氣聲;可能,我會拍家庭紛爭,直接拍藍絲家長舉報自己孩子的一幕;可能,我會拍孩子從外面死裡逃生回到家,家人一邊看著TVB的假新聞一邊破口大罵電視中的暴徒。電視裡的主角就是他小孩,但小孩什麼都沒說,正正常常地吃著「宵夜」,衣服遮住了傷口,傷口的血是止了,但心卻開始流淚;甚至,被丟下樓/海,被強暴,被死亡威脅等各種證據不足的「謠言」,也要拍。我的立場不是為了營造震撼力而去造假,我以上所說的在我眼中全都是事實,只是這些事實沒有在記者的直播影片裡看到。所以,同樣血淋淋的故事,但沒被公開呈現過,是不是就可以用紀錄片的方式都把它一一記錄下來?讓世界知道,其實,這場社運,除了警察打人,還有很多故事。 台灣觀眾真的看懂了「時代革命」嗎? 筆者身邊不少台灣朋友都有去看「時代革命」,我也從網上看到不少台灣人的評價,看完之後覺得......台灣人好像並沒有從紀錄片中拿到他們最應該拿到的東西——「反抗中共、保護自己」的覺悟。 大多數人的心得就是:好震撼、好心痛、一直哭一直哭…… 然後呢...... 我都沒力氣問下去了,無數無奈直接塞住了我的嘴。 我沒辦法代替全香港,但我個人會說:「拜託......沒有要你可憐我們,沒有要你心疼。」 「你不要一直哭,你給我瞪大你的雙眼,看看共產黨是怎樣,看看如果共產黨用同樣方式對待你們,你們可以在這影片中拿到甚麼好東西去做參考,拿到什麼壞東西去借鑑,以免重蹈香港人的覆轍。」 我不要台灣人可憐我們,我要台灣人能從中共的打壓中獲取勝利。 我不想以後會有台灣導演拍出台灣版的時代革命。 「看好了台灣,香港只示範一次!」700萬人的香港人,片體鱗傷地示範了這一次,請好好借鑑我們的經歷。 (續) 作者》迷走在34E之間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2-03-16 15:01明日台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震驚全球,自然親俄的中國也受到了國際關注,俄羅斯反貪腐網站負責人、人權運動人士奧塞奇金(Vladimir Osechkin)近日發布了一份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分析師所寫的內部情報分析報告,爆出資料直指俄羅斯會栽贓嫁禍烏克蘭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消息,而近日再度釋出的報告更是提及台灣,揭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經考慮今年秋天「全面接管台灣」。 針對這份密件內容的真實性,曾獲歐洲調查新聞獎的情資記者葛羅西夫(Christo Grozev)在推特上提到,烏克蘭曾經洩露假的FSB文件作為心理戰術,但他把這份報告內容拿給兩名前任跟現任FSB內部工作人員檢視,他們一致表示「這毫無疑問是同事寫的」。 這一篇據稱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分析師所撰寫的報告指出,習近平曾考慮過今年秋天全面犯台,因為習近平需要取得「小勝利」讓自己能夠三度連任總書記,不過在習近平看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而墮入萬劫不復的情況之後,習近平意識到攻打台灣的機會可能已經不復存在,更加會讓美國可以藉此威脅中國,並且讓習近平的政治敵人取得有利條件和優勢。 自台灣立國至今,中國一直也叫囂著要「武統台灣」云云,但事實上證明,中國的軍事、政治、外宣和內宣成效也不如預期;而台灣更不是一隻待宰的羔羊,這些年來在軍事訓練、政治體制、人民意識形態、外交發展上的進步,相信各位讀者也有目共睹,而掌握全球晶片經濟命脈的台積電亦在軍事外交上為台灣贏得不少政治與經濟籌碼。由此可見,中國在「武統台灣」上確實有誇大其詞的味道。 雖說誇大其詞,中國的威脅也不是空穴來風。軍機頻頻擾台,惱人的中國國內武統大內宣,均是習近平可能不顧一切,執意為連任總書記鋪路而攻台。新一代的紅衛兵們可不會考慮戰爭的殘酷和背後的犧牲,他們永遠向西方事不關己的NIMBYs (Not In My BackYard) 一樣,只要不打到自家門前,戰狼手段永遠是最優選。習主席與他的小將們的聳恿,便是中國攻台的最大動機。 至於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事件部分,該報告強調,若然全球對俄羅斯的制裁持續增加,俄羅斯砲擊全歐洲已經成為不是虛張聲勢的可能,這種極端手段的支持者有些是決策高層,也有盲目跟從的民眾,其中內部有許多聲音宣稱,若繼續等待被制裁的話,只會讓俄羅斯從內部壓力所自我摧毀,所以對外戰爭可以降低內部壓力,而且把攻擊性向外釋放。 聽起來是否和某個我們熟悉的地方十分吻合?歷史總會重複自身,即使強大如天朝也沒有例外。烏克蘭是否就是明日台灣?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中國真的打算武統台灣,吃到的苦果子一定會比俄羅斯更甚。 作者》昇巴黑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