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5 18:48拆牆推手被抓前最後訪談 籲台對中晶片管制倡導拆除中國網路圍牆的異議人士喬鑫鑫,上週遭中共當局跨境執法,和寮國警方聯手將他帶離寮國的租屋處,現在下落不明。喬鑫鑫被抓前,接受央廣節目獨家專訪,談及中共架起網路高牆,阻隔Google、FB等高達31萬個網站,滅絕中國的言論自由,他也呼籲台灣可善用晶片產業的軟實力,對中國採取相關出口管制。#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發起拆牆運動 遭跨境逮捕 本名楊澤偉的喬鑫鑫1986年出生,是中國湖南人,近年住在寮國永珍(老撾萬象),他精通多國語言,曾任自由亞洲電台東南亞特約記者,他與海外維權人士共同發起「拆牆運動」,並研擬出「拆牆寶典」,希望藉由8個面向,讓中國14億人口有一天能真正看見「牆外」的世界。 喬鑫鑫的友人近日發現他沒有新的推文,疑似失蹤,在經過實地探查和詢問喬鑫鑫鄰居後,確認喬鑫鑫已在5月31日遭中國和寮國警察聯手抓走,租屋處牆上還疑似發現血跡,且房東也疑似在警方壓力下,被迫進到屋子裡裝修。 喬鑫鑫預言 中共敢動他試試看 就在被捕前9天,喬鑫鑫5月22日與旅美維權律師王清鵬,共同接受央廣節目「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的訪問,這集節目將在本週五播出,喬鑫鑫當時就點出,中共設下網路圍牆的嚴重性。喬鑫鑫:『(原音)建了一個這樣的牆之後,從大概1997年開始,就把谷歌、推特、Facebook等這31萬個網站,就完全阻斷,這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字,幾乎就要把中國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完全掐死,讓大家變成聾子、啞巴和瞎子。』 喬鑫鑫透露,他今年2月曾回中國一趟,真的對這個高牆非常厭惡,要找什麼都不能找。喬鑫鑫:『(原音)我當時在申請美國簽證,然後我想把我的谷歌Gmail郵箱裡的訊息,還有Facebook的訊息,我要填一個美國聯繫人,我是沒辦法找到這個訊息的。』 喬鑫鑫發現,中國外交部和公安部一旦抓走翻牆者,不會在罰單上或任何正式場合中,提及這個網路圍牆的存在,這顯示共產黨非常害怕這件事,只要一被拿出來說,就會非常緊張。喬鑫鑫:『(原音)因為他是分分鐘的一個現行犯了,分分鐘抓現行罪啊,你看共產黨「又在殺人了」,而且現在手上「還拿著把刀」。』 他當時提到,只要共產黨敢動他,就要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喬鑫鑫:『(原音)他一旦動了我的話,他後果非常嚴重,會引起一個巨大的後續反應,共產黨以他現在這個財力來講,他有能力動你,不是沒有,但是他動了之後的後果,是難以收拾的,所以我就呼籲所有各個民運派,就在中共最敏感的基點區域去活動,你去打他,打他一悶棍,他沒辦法說話。』 沒了這道牆 全球減少誤會性衝突 遭到跨境執法逮捕的喬鑫鑫,在節目中也指出,中共可以跨國執法、開設海外警察局,這些根源也都和防火牆有關,而且一旦沒有這道牆,中國百姓也沒有機會仇恨台灣或其他國家了。喬鑫鑫:『(原音)我們不把防火牆打開的話,這普通中國人他有什麼時間去仇恨台灣、仇恨美國、仇恨日本呢?他沒有時間,他直接把共產黨幹掉了,他主要精力在對付共產黨。』 喬鑫鑫強調,這道網路高牆造成的危害,不是僅限於中國境內,而會引發全球性的衝突,所以在「拆牆運動」中,要從國際道德面,針對幫助中國政府設下防火牆的公司,規劃把他們都告上國際法庭,而且要對相關科技企業聯合索賠「70萬億美元」,才能補償中國人民這20、30年來的損失。 喬鑫鑫說,台灣有很強的晶片產業,他希望蔡英文政府能夠對晶片出口有適當的管制,進而讓中國有所限制,並期待台灣能對中國人權者有更多的扶助措施。 房東整修中國異議人士喬鑫鑫住處,牆上疑似有血跡。(圖:推特) 延伸閱讀 台灣與國際能幫忙!營救喬鑫鑫 拆牆瓦解中共謊言治國 中國跨境抓捕無極限 東南亞淪為危險紅區
-
2023-05-03 18:12反間諜法修訂 中國被評恐怖主義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昨天(2日)發表報告,分析中國日益嚴重的限制出境問題,並提及今年7月將上路的「反間諜法」,預計將讓更多的中國公民,甚至是非中國籍人士都受到危害。中國資深公益人士楊占青今天(3日)表示,這已類似恐怖主義,未來當局只要看誰不順眼,就能限制行動。#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出境禁令普及化 打壓異議人士 人權組織「保護衛士」發布最新報告,談及中國共產黨不斷擴大限制出境的法律範圍,而且頻繁使用,像是沒收護照,及拒絕護照申請或換發,主要的懲罰對象涵蓋人權捍衛者與家人、宗教群體或外國記者,並可作為人質外交的工具,或藉由挾持家人,脅迫當事人返回中國。 旅美中國資深公益人士楊占青表示,他認識的律師、人權活動者及民運人士,不少人早在4、5年前就被限制出境,這樣的情況近幾年肯定是愈來愈多,因為只要敢在中國國內發聲,或經常去維權,官方不是抓你,就是限制出入,尤其不能在一些敏感的時間去敏感的地方,以免出境後公開發聲,會說出更多內容。 他指出,這樣的限制對中國政府肯定有成效,尤其有關人權捍衛者的培訓都在海外,近年在中國境內不可能舉辦,所以這些人沒法出去,就無法接受相關培訓,也無法獲得最新的國際資訊和經驗;另一方面,有的人長期被迫害,身心俱疲,想要到海外養身體,也不可能出境。 楊占青:『(原音)人權律師、異議人士還有公益人士,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很重的打擊,這個也會導致很多人不敢再發聲、再行動,這種限制會讓這群人感到更壓抑。』 不過,楊占青提及,中國當局也並非只會採取限制出境,有時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例如遇到一些常給政府添麻煩的人,令他們非常頭疼,有可能對政績不利,這時就會想辦法讓這個人出境。 誰是間諜 他說了算 「保護衛士」在最新報告中也點出,中國近日批准「反間諜法」修正案,新修訂的條文允許對所有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人,實施出境禁令,而且對象涵蓋非中國籍人士。 楊占青說,中國已類似恐怖主義,通過這種模稜兩可的條文內容,未來有沒有從事間諜行為或參與間諜活動,完全是他說了算。楊占青:『(原音)其實就是他看不順眼的人,無論你是中國人還是外籍的人,他都可能限制你,然後比如說會讓你認罪,或者再不行,把你抓捕,他不像過去可能給你個機會去逃離,現在他可能先私下說你涉嫌間諜行為,他可能就搞一個出境的禁令。』 合法剝奪人權 中國走倒退路 中國官方常以不明確的理由,限制人民出境,另一方面又在近年增加多項法律授權的出境禁令。楊占青分析,過去官方就是貫徹領導的意志,執行的時間長了、案件多了,結果發現民間都沒有劇烈或具規模性的反抗,官方就會覺得這麼做行得通,不會對政權產生非常大的副作用,因此乾脆納入法律,還能減少申訴案或輿論審判,但這對受害者就更加不利,等於通過法律,合法剝奪人民權利。 楊占青說,這項修正案如果是在10、20年前修訂,預計會有很多學者或法律人士出來反對,網絡上的輿論可能也會鋪天蓋地的反對,但經過這些年的管制,當局現在修訂這些法律條文,基本上已不會遇到什麼障礙,要付出的社會成本低很多,可以很自然而然的推出相關規定。 楊占青感慨,就像20年前,如果在中國說「維穩」兩字,就是負面的詞,那時當局都不願意承認,如果在哪個文件裡洩露出來維穩的意思,就會很不高興,但現在維穩已變成一個「正常的工作」;他說,中共一步步將過去很多見不得人的做法合法化或正常化,這也反映中國社會明顯在倒退。
-
2023-06-08 18:09民主必勝/中國學者:台灣問題無關統獨 是自由和專制之爭中共總以國家統一為名,企圖侵略台灣。中國旅美政論家章天亮指出,其實台灣問題無關統獨、無關領土,關鍵是在台灣的民主自由,成為中共統治合法性的最大挑戰,讓中共痛恨極了,因此,台海局勢必須定位為自由和專制之爭,台灣也必須維持經濟等4項軟實力的優勢,才能聯合其他的民主國家,抵禦中共的侵略。#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目標非統一中國 中共有心病 中國旅美政論家章天亮首度來台,日前在台北進行專題演講,他笑說,第一次到台灣,感覺台灣人非常善良、純樸和熱情,他和太太走在台北街頭有種安全感,也發覺台灣人對於共產黨的威脅,好像沒什麼感覺,覺得生活中沒什麼不確定感,不過,台灣對於整個國際社會來說,已是焦點中的焦點。 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待台灣的政策問題上,無論怎麼叫囂,或喊出「國家統一」、「民族大義」,但其實台灣問題無關統獨、無關領土,因為早在共產黨奪取政權後,所放棄的領土就已超過幾十個台灣,凡是有爭議的領土,中共幾乎都放棄了,像是哈薩克的領土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中共全放棄了,而且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章天亮:『(原音)那麼他為什麼要在意台灣這個領土呢?其實他最大的一個心病是因為台灣的民主和自由,他打台灣的唯一的理由,就是要解決這個對中共合法性最大的挑戰,因為對於中共來說,有一個民主台灣的存在,就對比出了中共的這種專制和邪惡;第二,由於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有相同的文化、有相同的語言、有相同的歷史背景,那麼如果台灣人能夠搞民主的話、能夠搞選舉的話,中國大陸為什麼不能?中共經常會利用他控制的一些輿論宣傳,講說中國人素質低呀!不適合搞民主啊!但台灣存在的本身就是對中共這種觀點的駁斥,所以中共其實最痛恨台灣的話,是痛恨台灣的民主和自由。』 民主自由 台灣首要軟實力優勢 章天亮強調,雖然中共看起來無法以武裝入侵台灣,卻可以想辦法掠奪台灣的軟實力,所以台灣必須維繫住現有的4個軟實力優勢,第一個就是民主自由制度,台灣對外不應該再說中共打台灣是為了取得台灣的高科技,或為了領土,而是要將台海兩岸的局勢,定位為自由和專制之爭。 章天亮:『(原音)如果我們把這樣一個問題釐清了,是自由和專制之爭,那麼自由社會就會站在台灣的身後,這就是台灣最大的一個能夠保護自己的旗幟,就是台灣的自由和民主,打出這個旗,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等,就全都站過來了,這是台灣最大的軟實力,就是一定要把台灣的這種制度優勢打出來,要不斷的講,不光是在台灣國內講,在國際上的話也要講這個問題。』 發揮外交優勢 民主國家結盟 第二個優勢就是外交,章天亮說,台灣雖然沒有很多邦交國,但是台灣可以組成一個民主國家同盟組織。章天亮:『(原音)這次俄烏戰爭之後,我們看到美國現在跟日本的關係急遽升溫,大家可能看到,馬上在7月的時候,在立陶宛召開一個北約的峰會,日本是不是北約國家?當然不是,日本是一個太平洋國家,他並不是北大西洋公約的成員,但是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受邀去參加北約的峰會。另外,菲律賓現在允許美國在菲律賓4個軍事基地開放使用,包括他最北邊的呂宋島。所以,我覺得台灣在外交上一定要聯絡這些民主國家,組成一個民主國家的同盟。』 經濟是關鍵 文化不能失 經濟則是台灣另一大優勢,章天亮指出,台灣有很多半導體相關產業,如果因為戰爭中斷,或被中共控制,對全球都是巨大威脅。章天亮:『(原音)這個關鍵的產業,台灣要是不能夠保住,國際社會也會缺少一種保護台灣的動力,就是如果這個關鍵產業被中共拿走的話,那麼國際社會在跟中共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中共就可以說,你對我禁運這個,那我有這個可以反制你,你不讓我造晶片,我也讓你造不出來,就會有這樣一種反制。』 章天亮認為,台灣第四個軟實力優勢就在於文化,和中國同文同種的台灣,能有這樣自由民主的制度,就要不斷去宣講,所以台灣要保護好自己的文化和相關產業,絕對不能讓產業空心化。 他強調,台灣如果能充分認識自身這四項軟實力優勢,並對外發揮出來,就能抵禦中共的威脅,習近平也更加不會攻打台灣。
-
2023-06-07 18:52民主必勝/習近平無法武攻台灣 5大理由曝光國際間常憂心台海情勢恐一觸即發,不過,中國旅美政論家章天亮從科技、經濟、政治權力安全等面向,提出5大理由,確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無法發動武裝入侵台灣。#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科技制裁 中共卻步 由「自由通訊傳播協會」主辦的國際局勢論壇,邀請中國旅美政論家章天亮進行專題演講,章天亮在論壇上提出「習近平無法發動武裝入侵台灣的5個理由」,其中,就科技及經濟兩個面向,他指出,中國雖然是製造業大國,但並不是製造業的強國,幾乎所有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其他國家手裡,例如美國商務部曾在2018年4月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芯」提供晶片,結果才一個星期,中芯就「休克」了,後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給了赦免,才讓中芯又續命了。 他說,中國企業「華為」也是如此,原本在2019年時,還想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手機銷售商,結果一經美國制裁,華為的市場份額就幾乎快看不見了;另一方面,中共的統治也非常依賴高科技的監控,因此,西方國家若對中共採取科技制裁,會讓習近平不敢攻打台灣。 章天亮:『(原音)大家不要以為中共科技死掉了之後,中共還能維持統治,現在中共維持統治的方式跟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毛澤東的時代,中共維繫統治的方式,其實是靠精神控制,大家把毛澤東當成神一樣的崇拜,他說了再荒謬的話、說了再荒謬的事情,大家還是不加任何質疑的去追隨,至少絕大多數人是如此;但是現在的中國人,不會不加質疑的去支持共產黨,大家支持共產黨,幾乎現在唯一的理由就是因為能夠從中共那裡獲得利益,一旦不能從中共那裡獲得利益的時候,很多過去的「粉紅」他們都會反了。』 經濟制裁牽動民間維穩 海外巨款恐凍結 章天亮表示,中國的石油來源有7成以上是進口,中共如果攻打台灣,美國軍艦只要封鎖麻六甲海峽,中國的石油戰備存量是撐不到1個月,即使有再多的飛機和坦克都開不動;此外,中共用來維持統治的維穩費用,從2011年開始,每年的維穩經費已超過軍費開支,中共鎮壓民間抗議主要就是靠維穩費用維繫,他們一旦攻台,接踵而來的將是各式各樣的經濟制裁,中國的經濟一下就會垮,維穩體制也會停止運轉。 章天亮也分析,中共從加入世貿組織後,一直到2012年,大概10年的時間在海外洗錢3.6萬億美元,到2020年,已往海外洗了10萬億美元,在疫情爆發後,由於各國產業鏈中斷,中共的出口急遽增加,洗到海外的錢會變得更多。 章天亮:『(原音)這就是中共在海外的一筆巨款,那麼如果真正中共要打台灣的話,這筆錢一定會動,這種錢的規模,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能夠忽視的。這次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很多俄羅斯的政客和寡頭的資產被凍結,很可能會用於對烏克蘭的戰爭賠償,所以如果台海戰事爆發的話,同樣的事情還會出現,就是中國海外貪官的資產會被凍結。』 交付兵權 也危及政權 第三個無法武裝侵台的理由,則與習近平自身的權力安全問題相關,章天亮指出,習近平若想攻打台灣,必須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軍隊指揮權,交給某些將領,這對習近平是太危險的事情。他回想,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在天安門的學生只有幾百人,中共如果要動用軍隊,出動1萬名野戰軍就足以清場,但是,當時鄧小平派了30萬人,因為還要防範會不會有人突然將槍口轉向。 章天亮:『(原音)鄧小平把槍發給30萬人,把30萬個人分成30個不同的單位,任何一個單位在想造反的時候,他都會覺得如果我調轉槍口,另外那29個不肯調轉槍口的人,他們會不會把我鎮壓掉,所以他靠著軍隊互相之間信息的隔絕,牽制著往前走,也就是說,鎮壓一個和平的學生運動,都要動用30萬野戰軍,那麼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的時候,習近平敢把最先進的武器交給某一個將軍嗎?那人突然之間反叛了怎麼辦,所以對於習近平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國際兵棋推演 中共攻台贏不了 章天亮強調,還有一個更嚴重的理由,就是國際上所有的兵棋推演,最後都顯示中共攻台會失敗,「習近平根本就不可能打贏」。章天亮:『(原音)包括很多美國外交官員,最近幾個月以來在公開場合發言的時候都在講,這個戰爭並不是迫在眉睫的,也不是不可避免,也就是說,在俄烏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覺得「今天是烏克蘭,明天是台灣」,中共可能很快就要打台灣了,但最近幾個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突然之間輿論就發生了轉向,不光是美國的輿論發生轉向,中國的輿論也發生轉向,中國甚至可以刊登出文章說,如果中共打台灣的話,會面臨著「四線作戰」的風險,就是日本、韓國、台灣,然後還有菲律賓、還有印度,就整個圍繞中共這一圈都會反,都會跟中共對著幹,所以實際上,習近平現在自己也意識到打台灣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性格問題 易使政策大轉彎 習近平的性格也可能成為無法發動攻台的關鍵因素,章天亮分析當年習近平還未當上中國國家主席時的一些行為,發現習近平其實很害怕遇到比他強硬的人。章天亮:『(原音)他看到比他強硬的人,他會轉身就跑了,這個轉身速度非常快,大家看到就跟那個「白紙革命」一樣,就是當時「白紙革命」之前,習近平瘋狂的說什麼動態清零啊,什麼封城啊,結果突然之間「白紙革命」爆發的時候,習近平啪一下就反過來,就沒有任何預警的180度大轉彎,習近平很多政策都是這樣。』 章天亮笑說,既然打台灣要面對這麼多不可測的因素,且不論輸贏都可能丟掉政權,對習近平而言,反而不打台灣,「可以讓日子這麼混下去」;不過,他強調,就算習近平不會以武力入侵台灣,也不代表台灣就能高枕無憂,因為中共仍會以各種方式滲透和顛覆台灣,所以台灣民眾在這方面一定要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
2023-06-06 18:50台灣與國際能幫忙!營救喬鑫鑫 拆牆瓦解中共謊言治國在寮國發起中國「拆牆運動」的喬鑫鑫(本名楊澤偉),遭中共跨境執法逮捕,各地維權人士聲援,並發起營救喬鑫鑫連署行動,陸續將求助信發送到各國政府機構與國際組織。旅美維權律師王清鵬表示,有太多中國民眾不曉得有這道牆,更不會知道這道牆對生命帶來的危害,只要推翻了這道牆,就能瓦解中共的謊言治國。#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跨境逮人 嚴重外交事件 「拆牆運動」發起人喬鑫鑫在寮國租屋處被警方抓走,現在下落不明,位在荷蘭的中國異議人士林生亮痛批,中共明目張膽到連遮羞布都不要了。林生亮:『(原音)他跨境抓捕、跨境鎮壓,這個就是明目張膽的法西斯行為,他連自己的那個遮羞布他都不要了,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外交事件,已經通過國務院聯繫到美國國務院的人,正在跟他們那個當地的去交涉,因為在那個老撾(寮國)那邊,就是這些共產主義國家,或者民主比較薄弱的那些國家,共產黨的手是可以伸進去的,他只要說他是詐騙啊,比如電信詐騙之類的,他遞交給當地的國家,當地的國家一看這個手續又有,他就把這個人交給別人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林生亮表示,以他和國保打交道多年的經驗看來,警方早就布線好,甚至已在喬鑫鑫平時河邊游泳的地方蹲點,後續要給喬鑫鑫的罪名,相信也已羅織。林生亮:『(原音)今天你看他這麼多國家,為了一個經濟利益犧牲人權,跟人家去做生意,換來了什麼?換來了一步步的緊逼,全世界進行滲透、跨境逮捕,還可以在香港綁架,他都是一步一步來的,登鼻子上臉的,我們的頭一低下,他就要你跪下,你跪下,他就要砍你的頭!』 六四前夕抓捕 中共想打如意算盤 旅美維權律師王清鵬則分析,中共選在5月31日、六四事件34週年前逮捕喬鑫鑫,一方面可能害怕喬鑫鑫會在六四前後,大為宣傳或執行「拆牆運動」;另一方面,應是想趁眾人都在關注六四之際,降低聲援喬鑫鑫的力度。王清鵬:『(原音)被抓的前幾天,他好像是每天都會錄一個小視頻,不管走到哪,就錄一個小視頻,因為他懂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他這個思想很前衛,就是點子很多,他現在做的那個「拆牆運動」有8大方向,你想想,中共的防火牆就是中共的命根子啊!』 被掐住命根子的中共,也許再次判斷失準,如今反倒引發全球關注「拆牆運動」。王清鵬:『(原音)肯定是的,因為當時被抓之前,已經好多媒體在說這個拆牆運動了嘛,而且現在就是海外很多黨派已經達成一個共識,我們就是在拆牆意見上是一致的,我們都要把一部分精力拿來去拆牆。』 連署營救 拆除高牆 創立「人類黨」的葉公子,在推特發起「營救喬鑫鑫」連署行動,獲得許多人響應。葉公子通過推文表示,已將連署信發到中國駐寮國、美國、英國領事館的53個郵箱,及聯合國人權高專辦東南亞辦事處、美國國務院、寮國國會等機構,他呼籲中共立即釋放喬鑫鑫。 王清鵬說,「拆牆運動」將會持續,只要拆掉這道網路防火牆,中共就無法再以謊言治國,去年就是有很多年輕人通過翻牆,知道白紙運動的消息,所以當人們不再恐懼的時候,就是暴政的末日,她感覺已有愈來愈多中國人克服恐懼要站出來,是時候了。 多數中國人不知有牆 終身被洗腦 王清鵬也回想,自己原本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一直不知道有網路圍牆的存在,直到2017年她的微信被封鎖,才知道有牆,後來就翻牆設了推特帳號。她發現,即使有一部分的中國民眾知道有牆,但並不知道這道牆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王清鵬:『(原音)我現在到美國5年多了,在沒有出來之前,我知道有牆,但是我對這個牆的認識就非常的淺,不就是他不讓看外面嗎?不讓看就不讓看了,有吃有喝的就行了,其實現在回過頭來再去想,人和人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你接受的信息不同,你有這個牆,你就不能稱之為你自己,因為你自己不是一個獨立的你,你就是被共產黨洗腦過的一個人。』 王清鵬強調,中國境內的負面消息都被中共壓下了,人民如果不會翻牆,所知道的事都是中共想讓你知道的,而且可能從出生到死亡,都只能接受這樣的消息,這實在很可怕!而這個惡是中共的惡,不是中國人的惡,她希望台灣民眾和各個文明國家,都能夠多給予他們支持與聲援。 延伸閱讀 拆牆推手被抓前最後訪談 籲台對中晶片管制 中國跨境抓捕無極限 東南亞淪為危險紅區
-
2023-06-01 18:32莫讓中國維權者被孤立 大眾關注是最佳支持「709事件」出現2.0版,中共當局強力阻撓維權律師和國外政要會面,並限制人身和居住自由,企圖摧毀維權人士的身心靈。心理師呼籲,維權者千萬要避免自己被孤立,社會大眾則可加強關注相關事件,藉此傳達關心之意,這會是給中國維權人士最好、最大的支持。#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改善公民社會 冒險與國外政要會面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4月陸續訪問中國,多名維權人士受邀會面,但被當地警方或國保阻攔,事隔1個多月了,有人到現在仍被強力監控,甚至被關押待審判,也有全家人整個月被迫搬家9次,期間還要隨時接受警方夜間上門盤查,身心俱疲。 心理師陳蔓棠表示,讓中國維權人士有被看見的機會是很重要的,透過和外國政要會面,使國際上知道他們目前面臨的狀況,這是個能將能量帶進來、消息傳出去的場合,維權人士有機會從國外獲得更多資源和援助。陳蔓棠:『(原音)我覺得中國這樣子的公民社會環境,其實國外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他們也是很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也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做這件事。』 陳蔓棠分析,對多數的維權人士來說,能擴大中國公民社會的空間,遠比留意自身安危還重要,如果考量安全而決定不和國外政要見面,反而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陳蔓棠:『(原音)我自己是不是不夠投入?或者是我會不會有罪惡感?就是說我浪費了一次機會,或者是什麼之類的,那個對他繼續生活在這樣子的社會環境當中,其實也不是多健康;但是你說去了,如果我碰到的工作者,他打算去的話,那我也會跟他重新想一下去跟不去的這個決定,是怎麼決定的,然後也還是會跟他們說,安全是很重要的。』 腹背受敵自我設限 恐自斷人際網絡 陳蔓棠提到,雖然維權人士都擁有網路翻牆的技能,但在中國政府的打壓下,能在境內接收消息、拿到資源,都是不多的,所以整體在社會上的人際網絡非常貧瘠,身旁沒幾個人能夠讓他坦誠自身對相關政策,或對公民社會空間的看法,加上很多社會實踐者或工作者,不斷被官方找去「喝茶」,或被限制居所,其實他們也會擔心牽連到別人,所以他們有時也會主動斷了自己的人際網絡。 陳蔓棠:『(原音)我還是會覺得,他們能夠盡可能的維持自己不要太過於稀薄或「原子化」的那種社會關係是很重要的,因為政府的打壓,這件事情對人造成的痛苦太大了,尤其現代政府壓迫的方式,就是剝除你的社會關係,讓你孤單、讓你原子化這樣子,其實人如果需要有比較強大的心理空間跟心理素質的話,是需要有人可以理解他的,他才不會被這麼巨大的痛苦給壓垮。』 因此,陳蔓棠提醒,社會大眾需要多多給予這群有志之士支持的力量。陳蔓棠:『(原音)讓他們覺得他們在實踐的事情,儘管只是非常非常小的實踐,我都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在國內,其實並沒有辦法讓別人看見,或者讓其他人可以理解這件事。』 支持維權者不是英雄化 從關注個案做起 不過,陳蔓棠也強調,不應該將這些維權人士「英雄化」。陳蔓棠:『(原音)因為那就會變成反正能做這樣的事情就只有那樣子嘛,就是只有那些人或只有「往死裡撞」才會成為英雄,這樣並沒有辦法有助於整個公民社會的推動。』 陳蔓棠說,大家應該要完整去看他們這一路參與維權的歷程,才能還原到他們自身的樣子。陳蔓棠:『(原音)其實據我所知,他們並不是一直那麼勇往直前,其實都有非常非常大的考量,考量父母、考量朋友、考量社會關係、考量自己的職業生涯之類的,所以並不是用一種他們很勇往直前的方式去看待他們,而是可以理解他們在裡面做的掙扎跟考量會是什麼。』 她表示,最好的支持就是關注相關事件,比方她自己就很關注女權運動者黃雪琴和勞權倡導者王建兵的「雪餅被捕案」,兩人已被關押快兩年,而一旦外界的關注聲量變小,中國政府就可能趁機「動手動腳」,所以關注的熱度必須持續,才能幫助到維權人士,當他們感受到眾人的關心,身心就更能撐得住所面臨的種種痛苦。 延伸閱讀 709事件2.0版!維權律師見國外政要遭空前打壓
-
2023-05-31 18:57709事件2.0版!維權律師見國外政要遭空前打壓中共監控再升級,「709律師大抓捕」事件出現2.0版!多名中國維權律師日前受邀與各國政要會面,但無論有沒有見到面,都被當地警方或國保「密集關切」,有被24小時貼身跟監,也有1個月被迫搬家9次,甚至直接被批捕,情勢空前嚴峻。#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5組維權人士 遭監控或迫害 往年常見各國政要訪問中國,同時在當地接見中國維權人士,像是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曾在德國駐華大使館,面見中國民主人士及維權律師的家屬,關心他們,彼此合照也能對外曝光,不會因此受到中國當局進一步壓迫。 但是,今年情況丕變,已有多名「709事件」律師,疑因受邀與4月訪中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或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會面,而遭到當局強烈報復,包括李和平與王峭嶺夫婦、王全璋與李文足夫婦、余文生與許艷夫婦,以及周世鋒、王宇等人。 其中,李和平與王峭嶺一家人的租屋處,在房東遭受警察的施壓後,自己帶人砸破窗戶,並把院子的大門拆了;王全璋與李文足一家人則是被迫不斷搬遷,結果1個月內搬家達9次之多,李文足更拍下一群警察時常在半夜以有人舉報為由,上門探查的影像,令她和孩子不堪其擾。警察:『(現場音)我們舉報,您得配合我們工作,這是您公民的義務,我們正常出警,我們人民警察我們就不能去你家,他舉報,我得先看看。』 王全璋說,當局這次逼遷的力度很大,因為今年4月除了有許多國際政要訪華,還有維權人士許志永和丁家喜被法院重判,所以一些「709人士」周圍被監控的力量就增加了。王全璋:『(原音)增加以後,對地方的警察來講、派出所來講,他們的警力增加,然後他們負擔重,所以我們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比較大的麻煩,所以他們決心一定要把我們趕出管轄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吧。』 打壓升級 出動國保 至於周世鋒現在被國保加強監控,每天有3個人看守他,只要想出門,任何行動都要報備,且會被貼身跟監。另外,王宇是當天正準備出門和國外政要會面,結果直接被圍堵在家中;余文生與許艷則是應邀前往歐盟駐華大使館,在搭地鐵時,遭攔截拘留,後來被當局以「尋釁滋事」罪嫌批准逮捕,現在更傳出要被「罪加一等」,有可能再被冠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中國知情人士透露,當局企圖給許艷增加罪名,且不給書面通知。『(原音)你要增加煽顛,你給我書面的,你這麼告知不行,但是看來律師會見還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國際人權組織「29原則」執行總監葉七輪在央廣《兩岸新聞導報》節目專訪中表示,很擔心「709事件」會出現升級的2.0版,果真現在已經發生了。她提到,以前可以看到當局系統有一些人專門打壓律師和維權人士,但這段期間看到的並非「原先勢力」,而是一群像「流氓」的國保,恣意去擾亂當事人。 葉七輪:『(原音)連有繳房租的也要逼他們走,那為什麼要這樣子,其實很簡單,一旦有什麼所謂中國定義的「外國勢力」,例如說歐盟,或是德國要來訪,就是一定會見一些人,因為維權律師他是站在前面,他要捍衛一些公益的事情,他就被限制,他要講但是沒有辦法、沒有渠道。』 中國自我羞辱 關注德國施壓力道 葉七輪認為,官方此舉其實「很丟臉」,有其他國家的外長到中國訪問,想見一些維權人士或律師,卻被禁止見面,這其實是對自己國家的羞辱,變成國外政要想見一些人,還要密會,否則就可能影響到當事人。 葉七輪:『(原音)假設中國要對付一些中國的律師,他首先就是要問,你有沒有出去?你今天去了哪裡?有沒有跟他們聯絡?然後就派人過來門口監視,在樓下等他,看他有沒有出去,那如果有出去的話,他就掌握所有的證據或是拍照,然後就控訴他跟外國勢力有接觸,就已經是勾結。』 葉七輪也憂心,中德兩國預計6月再度展開對話,德國屆時就算會對中國施加相關壓力,提醒不要違反人權,但這股力量未必足以讓所有律師都平安,當局也可能不會承認自己做過哪些事。 中國走回頭路 人類文明缺憾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曾建元則指出,中國政府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已比當年六四事件後的江澤民時代更加嚴厲,現在的習近平帶有毛澤東主義的精神,而且中共利用更為進步的電子監控系統,及更成熟的國家警察力量來監控人民,讓當年僅存的一點殘餘自由都消失殆盡。 曾建元:『(原音)這當然是非常的悲哀,他們現在又宣稱是依憲治國、依法治國,事實上當習近平的思想被用到憲法以後,這個個人的崇拜、黨國權力的集中,就變成憲法的一部分,所以完全不符合現代的憲政主義跟法治精神,事實上這是古代君主專制的一種現代的復辟。』 曾建元強調,中國愈走愈回去,希望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讓中國未來仍有機會走向民主化,否則全球起碼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們,無法享有普世價值,這會是人類在追求文明中,非常大的缺憾。 延伸閱讀 莫讓中國維權者被孤立 大眾關注是最佳支持
-
2023-05-30 18:58六四34年/恥辱柱重現台北 創作者將潑漆視為台灣連結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當代民主藝術展」,去年遭人潑漆的國殤之柱「恥辱柱」也重現眼前。由於創作家高志活認為,「恥辱柱」上的黑漆使這件藝術品和台灣土地有所連結,可不視為污損,因此,華人民主書院協會決定以原貌展出,並提醒國人能以不同視角,看見「恥辱柱」作品上的各個細緻之處。#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中共不斷滲透 「恥辱柱」受波折 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以「國殤之柱」為名,創作一系列6座大型公共藝術,其中一座是為了紀念1989年的六四事件,於1997年完成的銅雕作品,上頭刻有無數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像,象徵被血腥鎮壓的死傷者,這件作品原本在香港大學校園廣場展示,後來因香港國安法實施,讓校方在2021年底決定移除作品,香港官方今年5月更將作品查扣,作為相關證物,引發議論。 台灣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去年製作高3公尺多的縮小版國殤之柱「恥辱柱」,並於六四33週年期間,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結果遭人潑漆破壞,一審法官在今年3月以毀損罪,分別判處3名涉案者3到4個月刑期,得易科罰金,全案還可上訴。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曾建元表示,這起事件勢必和中共在台灣的第五縱隊有關,「恥辱柱」遭破壞,代表對岸的國家暴力滲透,延伸到台灣的土地上;他說,藝術家高志活也認為,保留和記錄這片潑漆有其意義,也在提醒中共的滲透或暴力無所不在,台灣民主需要防衛。 曾建元:『(原音)他覺得在這個藝術品當中,因為在台灣這個土地上發生的事情,還可以再發生其他的意義,那它就會和我們這個土地產生連結,它就不是一個純粹從香港搬過來的一個複製品,它跟我們台灣的土地連結在一起,它有了本土的生命,所以從藝術家的角度,他是覺得說不用把它視為是污損,而是這藝術品的一部分。』 「恥辱柱」上有無數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像,被潑上黑漆後,藝術家高志活將此視為一種在地連結。(程寬仁 攝) 觀賞「恥辱柱」 內行看門道 曾建元指出,民眾在看「恥辱柱」的時候,可以掌握幾個重點,首先當然是整體造型。曾建元:『(原音)「恥辱柱」在全球有好幾座,上面這些受難者的這個表情,還有他的人種,是各國都有,不是單純屬於中國或屬於台灣,同樣的這個作品,它呈現的是人類共同的經驗,面對國家的暴力、專制獨裁、權力濫用的時候,人民都有可能會面臨同樣的遭遇,只是它會和不同的地方、當地的歷史結合起來,出現不同的意義,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恥辱柱」在香港又有另外的名稱叫「國殤之柱」的原因,因為它和中國「六四」的意義連結起來。』 曾建元提到,他們複製了「恥辱柱」,也稱它為「香港恥辱柱」,因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公民社會全然破滅,是所謂一國兩制的恥辱;在台灣,又因被潑上黑漆,出現了另一層意義。曾建元:『(原音)全球「恥辱柱」當中,只有台灣這個臉是焦黑的,我們可以從那個焦黑的表情當中,更清楚的看到他們受苦跟他們的痛苦,那我想台灣的觀眾可以從這個畫面當中,看到這個作品更立體的一面,再延伸到更多的解釋,或者觀看的經驗。』 中國六四屠殺 台灣空間解嚴 曾建元強調,「恥辱柱」的底座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曾建元:『(原音)這原來是香港的「國殤之柱」,所以它上面會記錄「六四屠殺」,有這樣的字樣;另外一個,我覺得大家可以去看上面它有中、英文的「老人不能殺死所有的年輕人」這樣的字樣,就象徵民主運動隨著世世代代,有更多新的世代年輕人出來,像這一種運動的精神,只要記憶能夠長存、能夠保存下去,它將會生生不息、會薪火相傳,總有一天,這個理想會有可能實現。』 「恥辱柱」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展出,一旁的展覽是「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展。曾建元說,這種畫面只有在一個民主國家、空間已經解嚴的地方才會出現,也顯現出台灣言論自由,且兼容並蓄的景象。 「恥辱柱」和「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展,同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程寬仁 攝)
-
2023-05-29 18:54六四34年/民主與獨裁展 親子共學熱烈發生在1989年的中國「六四事件」,即將屆滿34週年,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辦兩個和民主藝術與教育相關的展覽,吸引民眾前往參觀,而且有不少外國人士,甚至是中國籍的家長,帶領孩子展開闖關活動,深入認識民主與獨裁的差異。#記者程寬仁採訪報導# 1989年民主事件多 世界局勢轉捩點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舉辦「歷史在此轉了彎-當代民主藝術展」及「人人都是民主鬥士 闖關式體驗教育展」,其中,當代民主藝術展鎖定1989年,呈現多個國家在這年的轉變,並展出當年相關事件的中文報紙報導,讓民眾看見世界局勢的轉捩點,像是柏林圍牆倒塌,結束75年來的東、西德關係;美國總統布希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在馬爾他舉行高峰會,象徵冷戰結束;蘇聯撤兵阿富汗,與中國和解;日本從昭和進入平成,經濟指數衝破3萬點,創日本史上新高。 中國則是在1989年6月4日,以武力鎮壓中國社會剛萌芽的民主運動。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曾建元說,當年不是只有中國發生民主抗爭事件,但只有中國沒有成功跨過這一步。曾建元:『(原音)甚至是蘇聯,也是在那一波第三波民主化的過程當中,走向民主化,當然他現在是倒退,我們不要否認當年蘇聯統治下的人民,他們都曾經重獲自由,這些各個民族他們也有機會實現他們的自決權,所以在那個時代只有中國沒有跨過來,如果中國能夠跨過來的話,我想今天中國人對全球的秩序或文明的價值,我相信都可以提供更多積極的貢獻。』 「當地民主藝術展」呈現各國在1989年的轉變。(程寬仁 攝) 寓教於樂 情境式思辨 「人人都是民主鬥士 闖關式體驗教育展」則以小朋友為對象,鼓勵老師或家長帶領學生或孩子,透過學習單和闖關卡,從9個值得思辨的問題中,認識民主和獨裁的優劣與特質。 題目敘述主要讓小朋友二選一,當中有一題提到「因為肉食動物很強壯,所以我認為這個森林該由獅子來領導」,另一個選項則是「大家都是這個森林的一份子,所以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還設有情境題,詢問小朋友「發現坐在隔壁的同學把垃圾都丟到地上」,應該「幫忙把垃圾撿起來或叫他撿起來」,還是該「認為那不是你的事情,懶得管、沒看見」。 9個題目在兩邊看板,延伸出「尊重異同」、「公民責任」、「隱私權」、「權威主義」、「自由主義」、「分配正義」、「落戶限制」、「居住自由」、「菁英政治」及「民粹政治」等議題。 曾建元:『(原音)從實際的經驗出發來看「民粹」,當多數決定,但是資訊不充分,然後多數去崇拜少數人、追隨少數人,跟隨他做成的決定,雖然表面上是一個多數決策,可是事實上是一種群盲,或者是無知的一種集體行為,那我們也要把這個問題點出來,所以這個就和我們講的民主,每個人是一個自主的人格,然後自由意志在做什麼判斷,這又不一樣了。』 親子在展覽中共同探討公民責任、自由主義等議題。(程寬仁 攝) 民主制度未必最好 但絕對不壞 闖關到最後,也透過展板向小朋友們強調,獨裁社會或許效率較高,但未必遇到好的領袖;民主社會雖然因為要採納眾人的意見,可能在協商過程中,讓做事效率較低,但會出大錯的機率也較低,人民的心情也會比較舒暢。 曾建元:『(原音)獨裁跟民主的差別,就是說他是一人決定,還是多數決,有時候你如果一人決定,他是一個智者或者是哲學家皇帝,那也許他做的決定也不錯,所以一人決定跟多數決,它的差別在於風險的問題,就是多數決他比較能夠控制風險,大家來共同承擔後果,集體決策未必能夠找到最好的方法,可是至少結果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所以我們說民主未必是最好的制度,可是絕對不會是最壞的。』 由於展覽設在中正紀念堂,讓不少國內外遊客陸續前往參觀,也有中國籍的家長帶孩子一同闖關,展現親子共學,兩項展覽將持續展出到6月13日,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呼籲大小朋友踴躍前往,從中體認民主價值。 透過寓教於樂的展覽,讓大小朋友認識獨裁與民主的不同。(程寬仁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