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
2021-08-17 14:34:51馬戲團續集上回說到兩年前「721元朗白衣人無差別襲擊事件」的白衣人,當中有2人在法庭上認罪,並於2021年7月22日中被法庭判處罪成,另外5人經審訊後於同日被裁定罪名成立。其中判刑最重的鄧懷琛因被指屬指揮角色,被控4項暴動及傷人罪成,當中包括兩項暴動罪、串謀有意圖傷人罪、和有意圖傷人罪,被判處區域法院的最高刑期7年。 當大家以為這場警黑合作的馬戲表演在有人獻祭下就要結束的時侯,突然白衣人鄧懷琛在獄中申請上訴,他的家屬同樣認為判決不公,於是在2021年8月10日開了一個記者會。在記者會當中他們提及鄧懷琛和妻子當日是在案發現場附近開了一個燒烤場,當天是為了保護食客安全,所以去了案發現場護送客人上車和了解情況。還指出其他白衣人是為了保衛元朗,保衛家園才會做出這事。最後鄧懷琛家屬說提出上訴的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當時在工作,所以才會在出現現場。 當時我看著他們舉行的記者會,只想跟他們說一句:「根本一派胡言」。如果照他們的道理這樣說,為什麼每當他們口中的「暴徒」上法庭的時候,控方總是說被告身在現場並身穿黑衣,所以他們就是在暴動。我們都可以說當時在當發現場是路過,你們為什麼不相信? 還有以保衛元朗,保衛家園的理由就可以無差別攻擊路人,還不尊重地拿國旗出來胡亂揮舞。難道你們從頭到尾都一直不相信警察能保護市民、除暴安良,才選擇用恐怖襲擊的方式「保衛家園」, 難怪你們當時不報警求助。 在2021年8月13日,有建制組織在元朗和北角設了一個街站,要求平反7.21白衣人。一位老人家到元朗街站與街站人員聊天表現支持時,突然興起在街站高談自己當天打人也有份。建制組織的人員聽罷立即表示「對不起他剛剛起床,可能飲了一些酒,千萬不要當真」。但其後卻有另一位建制組織人士說「這些就是守護家園,被逼守護家園,沒有得騙的真實個案 」。你們真是一個笑話,不如先互相配合一下究竟是喝了一些酒口出狂言,還是被逼守護家園呢?希望你們先有一個共識才出來設街站,不然都只會出了一個大笑話。 昨天(16日),又有建制人士藉「721」判刑事件投訴處理法官葉佐文。葉佐文一向在處理有關反送中事件的案件時量刑和判決都較為中立,不似一些出名的「藍官」對反送中示威者判處較重的罪名和刑期,因而一直被藍營人士批判。剛好處理「721」案件的法官是葉佐文,藍營人士就向法官行為諮詢委員會遞交聲稱有十萬人聯署的投訴信,直指他「顛倒是非黑白、本末倒置」「無身為父母官的心作公正審判」等。希望藉現時香港的大型批鬥風氣,將一些阻礙藍營的人鏟除。 其實你們不需要做無謂的解釋,全世界都知道當天發生什麼事,你們這樣做只會越描越黑。不如趁現在還有機會做多一些好事積多一些福,不然報應很快會來臨。 作者》力斯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7 14:25:45今天要來說音樂音樂沒有分地區,也沒有分國界,只要有人的地方,音樂就能傳承下去。音樂是最能夠拉近人心距離的藝術,而且音樂的節奏、拍子、撼動,也會帶動人們改變心境、釋放情感。 其實,音樂真的有神奇的魔力,例如夜店的DJ,他們的混音加上燈光配合,令場內的人對DJ打出來的EDM都在同一個節奏,心臟跳動的頻率都是一樣的,這時候每個人的脈動彷彿都是連接在一起。而當舉辦演唱會時,為什麼要動用那麼多的燈光與音響設備,其實最重要是讓大家都能夠融入音樂,體會音樂所帶出的故事及情感、進而產生共鳴。 以前的時候,筆者也是玩音樂的,大概在7歲的時候開始學鋼琴;但直到高中畢業後,我才有機會去真正認識何謂「音樂」。 「音樂」兩個字,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很簡單,就像聽音樂也很輕鬆容易;但每個音符、每首歌曲的背後,其實包含了很多心血與創意—音樂創作人用旋律和歌詞,帶出他們的心底話。 香港有很多年輕人利用他們空閒的時間去寫歌,作曲填詞,他們為的都不是個人名譽,而是想用自己的心血與作品,讓大家支持原創音樂,因為這些歌曲都是代表一段青春、一番熱血,為夢想奮鬥的精神,一世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把握每一段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香港本土樂隊—「心照」(HeartShine)。他們的作品不是很多,但他們的努力與成績卻是有目共睹的。樂團成員是四位年輕人,他們由中學開始組成樂團,每年都參加大大小小不同的音樂歌唱比賽,用努力換取成績,用時間去告訴大家:音樂的每一部分都是靈魂,不是單純的聽這首歌曲好不好聽,唱得好不好,而是要從他們的故事去認識,從而了解到為什麼他們會寫出這首歌曲。 筆者認識了他們不是很久,但他們的主唱Tiger,是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最有堅持、最不輕言放棄的音樂人,他對音樂的態度是嚴謹的,不論寫歌還是後期製作,他都不會馬虎;當然,最後的成果也往往令大家刮目相看。 近年在香港的音樂製作其實真的越來越少,其中或許因為受到「反送中」事件影響,而且其後更出現了《港區國安法》,很多人想寫歌、想用歌曲來表達當時的心情,也因為擔心誤觸紅線而卻步。人們害怕最後連音樂創作的自由也要被剝奪。因為現在香港其實「自由」兩個字已不復存在。 在這個時代,想自由自在的創作音樂已經不太容易,有些作品也只是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其實並無靈魂可言。所以,若你有機會聆聽香港年輕人的原創音樂作品,請不妨細細咀嚼其音樂背後所蘊含的深意。 作者》拾壹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7 10:14:16阿富汗變天後的啟示:搭乘印太戰略號 台灣應創造更多貢獻、與世界更深連結近日國際上最熱門的新聞便是美國自阿富汗大規模撤軍以及阿富汗政局的變天,這等同於宣告美國投入及經營多年的阿富汗民主化及去恐怖主義化的告一段落。 阿富汗政局緊繃及國內情勢的動盪其來有自,不僅在國內有數以千計的激進反抗組織和塔利班的形成,塔利班甚至在1996年攻下喀布爾;對外則周旋於英國、蘇聯及美國之間,從早期80年代遭到英國第一次佔領、在美蘇爭霸之下的左右逢源、到蘇聯真正入主阿富汗、到如今美國苦守20年後決定撤出。 直到反蘇聯戰爭中,一位所謂的「聖戰老兵」班・賓拉登登場,並且和塔利班捆綁在一起,在1998年炸毀在非洲的美國大使館,傷亡高達四千多人;2001年9月11日爆發世貿大樓攻擊事件,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同年10月美軍以反恐為名轟炸阿富汗全境,2011年賓拉登終於遭到美軍擊斃。一直近期,今(2021)年4月拜登宣布撤軍阿富汗,定調結束這場「最持久的戰爭」;而8月13日隨著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及第三大城市赫拉特被塔利班攻陷,政府軍大勢已去,阿富汗的新現狀逐漸成形,也進一步看出,中東霸權的易主與嶄新時局的到來。 阿富汗已成「強國墳場」 「誰能拿下阿富汗,誰就能把持中東。」阿富汗不僅是中東的心臟,更是中亞地區的命脈。從過往英國、蘇聯以及現在的美國,如此強盛的國家都在阿富汗遭遇無情的埋葬,就可以知道這裡不但是三大強國的「墳場」,也是帝國們來時叱吒風雲、離開時卻銷魂黯淡。 如果估計美國這前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在阿富汗資源和軍力投注多少,就可以看出付出的多、回收的少。二十多年來,美國在阿富汗有超過80萬名士兵參戰、2千多名士兵死亡、更有超過2萬多名美國人受傷,投入預算金額更高達2兆多美元,更有人說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燒掉100艘航母的天價,以致在今年7月時美國民眾贊成從阿富汗撤軍的民調高達7成,顯見這場永無止境的戰競已經讓民眾失去耐心。 美國正副總統與安全團隊和高級官員開會,以了解喀布爾的安全局勢。(圖:The White House Twitter) 美國重心轉向印太地區劍指中國 2021年1月拜登上台後,在歷經二十多年美國在阿富汗久攻不下,決定撤軍阿富汗,美國正式摺疊在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利益的考量,將重心轉往印太地區;緊接著,在阿富汗所空出的這個位置,土耳其、印度便馬上表態接管喀布爾機場及出兵20萬來消滅塔利班。 「懂得停損不但是股市操作指令,也是戰場經營原則。」美國在這二十多年並非沒有成果,遏制恐怖行動對美國的直接攻擊、推翻多個恐怖組織的政權,都是美國苦心經營的獲利。如今在美軍完全撤出阿富汗後,勢必將對自歐巴馬、川普以來便高度關注的印太地區投放更多關注與資源,劍指中國的目的再明顯不過。 事實上,美國若繼續打阿富汗戰略,對於中俄而言等於是背後得利,因為中俄毋須另用兵力維持阿國境內的和平,可以肆意發展在阿富汗戰略目的,換句話說,阿富汗的安全豈不就是就包給美國這個龐大的保全公司了? 把台灣局勢比擬阿富汗 不倫不類 從近期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會晤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時,主動提出的「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發言看來,中國已經嗅到美國插足印太地區的決心,美國與中國抗衡的堅強意志毋庸置疑。 而對於外界對於美國在撤軍阿富汗的作為套用在台海問題上,顯然是認知作戰中的「認知塑造」,忽略台灣與阿富汗的情況全然不同。 阿富汗態勢之所以無法與台灣相比擬,是在阿國本身的財政崩潰、擁有一支無法獨立作戰的部隊、再加上阿國政府整合地方軍隊的政策錯誤,以致民心漸遠;此外,美國在Covid-19的疫情影響下,無力負擔龐大的軍費和國內經濟情況不佳亦有關聯。對於台美有著共同的民主自由價值、高度依存的地緣政治戰略、以及台灣自身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地位等因素,顯然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套入。 中國一帶一路長驅直入阿富汗? 近年來,中國進入中東地區的經營已經浮上檯面,從積極參與阿富汗相關的和談機制,創立並且推動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外長對話合作機制,今年3月中國外長王毅更在「伊斯坦堡進程」外長會議上提出阿國與各方的合作倡議。 「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當重要的戰略項目,總投資金額達620億美元,中國更規劃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延伸至阿富汗,興建新公路連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中國也計劃在阿富汗建造鐵路往中亞推進。此外,阿國的能源、礦產、石油、稀土藏量豐富,都吸引著中國必須與阿富汗打好關係。 有人說「歷史雖然不會完全復刻,但總會有些諷刺性的巧合」美國在阿富汗撤軍的作為就像複製了1975年的西貢時刻。縱使如此,對於阿富汗而言,一個階段的結束,代表著另一個強權即將進入,中國、阿富汗、土耳其、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家,都等待著開始另一個歷史時刻的造就。 延伸閱讀 >>從東京奧運觀察中共的認知作戰:不斷地壓制,直到對你產生影響! >>從不能說的秘密到你不能不知道! >>大國博奕誰都脫不了干係! 作者》許慧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
2021-08-15 11:19:32孩子,到底該讓你懂多少?美國社會裡的衝突:新版性教育美國左派右派的競爭,或是說自由派(左派)與保守派(右派),已不僅僅是如過往人們認知的──政府角色與政策方向的論戰,現在,更是對於美國文化歷史定義與不同價值的鬥爭。這場思想戰爭,不亞於「南北戰爭」 (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 的劇烈,只是,戰場在學校。 新冠肺炎疫情 (COVID-19) 大爆發後,大多數人都在家工作,孩子則在家接受遠距課程。一位住在紐約的媽媽告訴《福斯新聞頻道》 (Fox News)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讓她和其他家長能夠更加關注孩子的課程,以及他們在學校所學習的內容和討論,除非人們親眼看到,否則他們不會相信──我們必須睜開眼睛,因為這非常地可怕。 近來,許多加州 (California) 的父母把孩子從公立學校轉到私立學校,就是因為不滿學校所教授的課程內容。 加州居民狄妮絲‧瑞米爾斯 (Denise Ramirez) 告訴《大紀元時報》 (The Epoch Times):「我不想讓我的女兒在任何年級接受任何類型的性教育,也不想要她在任何年級被教導任何的『批判性種族理論』 (Critical race theory) 。」 是的,除了批判性種族理論的不同見解之外,觀念思維存在著極大差距的性教育內容進入各種學科中,也都構成了現在美國社會裡的嚴重衝突與爭戰。 新版公立學校性教育內容 從性教育的內容來觀察,以加州為例,根據2019年5月《洛杉磯時報》 (Los Angeles Times) 的報導,加州教育部新公布的幼稚園至12年級的性教育指南內容極度詳盡,例如:對肛交的描述、沒時間或沒錢買情趣用品時該怎麼辦的明確指導,引起很大的爭議。 左圖為5、6年級的性教育內容/右圖為9年和11年級的性教育內容。(圖片:作者提供) 許多家長和社會團體批評,內容實在太露骨又不適合孩子的年紀,比如:以「性別麵包人 」(genderbread person) 教導4年級的孩子性別認同。 2017年創立的 Hues 所推動的「性別麵包人 」 (genderbread person) 計畫,積極推動進入校園。(圖片:作者提供) 但「加州教育董事會」 (California State School Board of Education) 認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提供這類資訊是有利於學生的。 從1970年代開始,美國社會對於青少年懷孕的問題感到擔憂,接著,1980年代出現愛滋病 (HIV/AIDS) 問題,學校提供性教育獲得廣泛的支持。不過,各州規定與授課內容不盡相同。 根據「古特馬赫研究所」 (Guttmacher Institute) 所提供截至7月1日的資料: 一般規定 • 39個州要求提供性教育和/或愛滋病防治教育。 • 30個州規定在提供性教育和愛滋病防治教育時,各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像是:適合學生的年齡、必須符合醫學上的正確、符合學生文化背景,或禁止在課程中推廣宗教。 • 41個州中,25個州要求告知家長學校會提供性教育和愛滋病防治課程/5個州需要家長的同意,學生才能上課/37個州允許家長不讓孩子參加。 性教育教學內容的要求 • 20個州要求提供避孕資訊。 • 39個州要求提供禁慾資訊,其中有28個州要求要「強調」禁慾。 • 19個州要求課程教授在婚姻內性行為的重要性。 • 11 個州要求提供對性傾向具包容性的內容;5個州要求只提供關於同性戀的負面資訊和/或強調異性戀的正面資訊。 • 19個州要求提供有關青少年性行為和懷孕之負面結果的資訊。 愛滋病防治教育教學內容的要求 • 19個州要求提供有關保險套或避孕的資訊。 • 37個州要求提供禁慾資訊,其中有28個州要求要「強調」禁慾。 性合意、兩性關係和預防約會和性暴力等生活技能的教學內容要求 • 35個州要求提供建立健康兩性關係和性關係的技巧資訊。 • 38個州要求提供預防青少年約會暴力和性暴力資訊。 全美共50個州,是有一些州沒有規定必須提供性教育和/或愛滋病防治教育,例如:阿拉巴馬州 (Alabama) 、亞利桑那州 (Arizona)。再則,禁慾是多數州的課程要求重點。並且,在大多數的州,父母有權決定是否讓孩子參與這些課程。 另外,只有11個州要求提供對性傾向具包容性的內容,而且,有5個州要求只提供關於同性戀負面的資訊和/或強調異性戀的正面的資訊。 一直被視為最前衛開放的加州,在性教育課程的法律規定,也與大多數的州走不同的路: • 不教導在婚姻內性行為的重要性 • 不提供有關青少年性行為和懷孕之負面結果的資訊 • 要求提供對性傾向具包容性的內容 「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 」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所創立的網站「性等事」 (Sex, Etc.) 提供更詳細的加州公立學校性教育的課程內容要求: • 不教「要禁慾直到結婚」(婚前不有性行為)。 • 必須提供所有「美國食品和行政管理局」 (FDA) 批准的有效而安全的避孕方法資訊,包括緊急避孕藥 (emergency contraception,性後避孕藥)。 • 要求教材適合身心障礙、各種族、性別、性傾向、文化背景的學生。 • 要求教導性別、性別表現(或稱性別氣質,gender expression)、性別認同、性別刻板印象 (gender stereotypes) 等議題。 • 12歲和12歲以上的人不需要父母或監護人的許可才能接受性傳染病/愛滋病的檢測。如果想接受性傳染病和/或愛滋病的保密檢測,可告訴診所工作人員如何私下聯繫來了解檢測結果和以後的約診。 • 可免費或以低價從健康中心、愛滋病檢測中心和當地衛生部門獲得保險套。服務聯絡電話。 • 青少年可在未經父母允許的情況下獲得避孕處方;可到哪裡買、有哪些品牌、價格、避孕服務電話。 • 可到提供「浮動收費」 (a sliding-scale fee) 的健康計劃診所 (Title X clinics,提供低收入戶生育服務),他們可以接受你能力可以支付的費用,並且可以付現。如果使用健康保險支付費用,你的父母可能會收到帳單。 • 使用此搜尋工具尋找你附近的健康計劃診所。 • 青少年不需父母或監護人的許可就可以做人工流產。 • 欲做人工流產,沒有強制性等待期。 因此,加州公立學校的性教育課程出現上述圖片與內容(沒時間或沒錢買情趣用品時該怎麼辦的明確指導),就讓人不意外。許多加州的父母與宗教和社會團體抗議撻伐,認為政府與學校將父母對孩子的監護與教養權奪走,與法規中提到的要尊重各種族、家庭文化背景的精神相違背。 許多他州居民也不認同這樣的性教育課程內容,並開始擔心自己的州也將修法教授他們的孩子相同的性教育課程。 根據「伊利諾州議會新聞」 (Capitol News Illinois) 的報導,今年3月,伊利諾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凱斯琳‧威利斯 (Kathleen Willis) 提出一項「兒童青少年責任教育法案」 (Responsible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REACH Act),強制教授全面性的性教育(方向與加州無異)。因民主黨(41位)與共和黨議員(18位)人數相差懸殊,此法案於5月已通過。 究竟,什麼是適合孩子年紀與符合各種族、家庭文化背景的性教育內容呢?每個人都有不一樣寬度與深度的認知,更遑論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的觀點是大相逕庭。 透過立法去教授一些想法信念,是一種強大的有力影響,的確會讓人們感到擔心焦慮,因此對於如加州新版的性教育內容的攻防戰已激烈展開,而選舉也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 不過,民眾也不是毫無選擇與辦法。不難想像,應有伊利諾州的父母準備追隨許多加州的父母,將孩子從公立學校轉學到私立學校吧?!或者,可以像許多想逃離重稅的紐約人,搬家到別州去!若不想或無法搬家者,有父母就讓孩子在家自學了。至少,美國還有這份自由。 作者》蔡嘉凌 專欄作家。現旅居紐約。著有"Our Stories, Our Truths"
-
2021-08-16 10:13:02習近平の野望相隔一個甲子,中原大地再出聖人。六十年前中國正值大躍進和整風整社運動,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便是聖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將一個數億人口的大國改造成其想要的樣貌。今日,又有另一位千年不出的聖人習近平再出,中原近來一番腥風血雨,便像是六十年前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可以想像未來數年的中國在二十大再一次鞏固習近平一尊的地位後會再迎來巨大轉變。 習近平時代的社會主義 在習近平眼中的中國正如其所講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在經歷鄧小平韜光養晦、江胡的有所作為,就像是龍珠裡面的悟空在蓄力去使出元氣彈一樣,但是蓄力總會到頭,中國強起來之後不可能不作為。習近平自上任後似乎政經都向左傾,與前幾任實事求是大為不同,更講意識形態和更多提馬列主義的復興。 確實,中國發展到今天已經與社會主義毫無關係,一個又一個資本家跑出來,似乎共產黨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一邊是任由資本家「無序發展、野蠻生長」,走向資本壟斷的社會,甚至壓過共產黨一頭,令其馬列的意識形態形同虛設,一是來一個拐彎急速轉向社會主義進程。顯然,習近平是選擇了後者。 對內打壓資本市場 近來在資本市場的打壓正印證這個想法。共產黨兩大法寶「槍杆子」和「筆杆子」,共產黨正是利用其公權力打壓中國樓市,令中國經濟最大推動力房地產面臨滅絕的地步。而另一方面面向市場,其便用「筆杆子」,先讓官媒借題發揮作為輿論機器,寫幾篇文章說這個東西如何毒害年輕人,觀察人民反應,給予足夠時間的心理準備後再迅雷不及掩耳下殺手;中國的教育培訓行業如是,對於互聯網巨頭在金融和大數據上亦將會有所行動。習近平在面對世界這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的時候認為這是一個機遇,當西方國家忙著應對疫情、經濟問題和國內民生問題時,利用中國在疫情較緩和的情況,成為世界生產主軸的地位去快速進行其理想的改革。 特別是習近平觀察到自中美貿易戰以來,各國對中國的封鎖愈加繁密,以前不守國際規則那一套已經不能再用。習近平及其國師智囊已經預視到外國和中國發生第二代冷戰的機會已經愈來愈大,中國此時必須要提早應對。習近平的第一步就是要將中國的經濟來一個彎道轉型。在世界主要大國中大多有兩種經濟路線,一是美國模式走向服務業為主導,一是德國模式走向製造業為主導。服務業模式必須依賴外國和全球化的紅利,預視到自己被封鎖的中共明白到這一點,所以急速轉型扶持製造業,至少在最壞的情況還能夠自給自足之餘可以出口去逼使外國妥協。 戰狼外交 意圖奪國際主導權 除了對於中國內部的資本家打壓外,其在對外攻勢更為猛烈。軍事上經常派戰機騷擾台灣,不時又派軍艦和海警船去南海耀武揚威宣示主權。外交上比起荷槍實彈更為鋒利,一堆戰狼外交官多面開戰,在阿拉斯加會議中向美國講「我們不吃這一套」,對日本、澳洲和印度又顯極強硬的姿勢半步不讓,又頻頻點名甚至恐嚇與台灣交好的國家,弄到整個國際形勢劍拔弩張。習近平的野心路人皆知,就是趁著各國疫情未復甦時奪得國際社會的主導權,內裡更是要輸出「中國模式」到一堆國家。西方國家不是標榜民主自由是制度優越嗎?這次透過疫情造成世界大變的情況下,向著發展中國家顯示制度優越性而輸出其模式,顛覆西方價值觀成為世界主流,正是習近平的一大野心。 習近平是想成為下一個毛澤東,這個觀點似乎不可攻破。習近平曾經是上山下鄉的知青,梁家河的巨人,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他在年輕時將毛澤東的無敵形象印在腦海裡,恐怕其在扛二百斤麥十里山路不換肩時內心已經扭曲地愛上毛澤東。當其得坐寶位時,嘗到毛澤東當年呼風喚雨、權傾天下的滋味,反正已經是世界第二號人物,當個如胡溫一樣平平凡凡的領導人已經滿足不了其野心,將中國模式輸出世界成為千古一帝,超越毛澤東才是其初心。 習近平的野望,似乎現在才正要開始。 作者》赤木黑肥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5 21:54:44從東京奧運中看出身份認同東京奧運在日前已經圓滿結束,這一次的奧運雖然受武漢肺炎影響而延遲舉辦,不少運動員亦因為比賽改期而大大影響他們訓練的進度以及準備比賽的狀態。即使如此,也沒有影響他們為自己國家爭取成績以及光榮的決心,更沒有減低各個國家人民對於自己國家運動員的支持。 香港和台灣,這兩個長期備受關注以及爭議的國家亦有參與這次東京奧運。中國一直對外宣稱台灣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但到底在台灣人以及香港人眼中又是否認同呢? 在東京奧運比賽進行期間,香港人的確有為運動員打氣,甚至看準賽程表,準時收看運動員的比賽,在螢幕前為他們吶喊助威,但他們所支持的運動員除了香港代表隊的運動員,就是與中國運動員敵對的參賽者。可能現在的你會想到底香港人是有多討厭中國,才會刻意收看相關比賽,目的是希望看見中國落敗、中國運動員失落金牌等等的樣子和神情。所以如果你說香港人對於自己身份認同是一位中國人,的確無法用任何證據作出證明;相反的,若然你說香港人對於自己身份認同是一個香港人,那這一場東京奧運香港人的表現,切切實實告訴了大家他們真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香港人,而香港是一個民族。 同時,東京奧運比賽進行期間,台灣人無論運動員得奬與否,他們也會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支持自己的運動員,例如在羽毛球女子單打比賽中,台灣運動員即使輸了給中國運動員,台灣人亦不斷鼓勵她,甚至說出「即使你在比賽中落敗,也是我們心中的第一」,可見台灣人認為大家也是一個共同體,可以互相共榮辱。 相反的,對中國而言,即使他們會在電視和電腦前觀看運動員的表現,對獲得勝利的運動員讚不絕口,但對落敗的運動員卻出言侮辱。在射箭比賽中,中國輸給台灣後,中國男子射箭團體出局登上微博熱門話題,不少中國網友對比賽結果表示遺憾,其中選手王大鵬甚至遭到網友惡意攻擊,攻擊他說「那個死胖子,真的是人醜活得差」。卻不禁讓人懷疑到底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會否因為榮辱而改變,到底中國人是否真的認同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還是只是因為各種的光榮和名銜衝出來認風頭。 身份認同這個東西是建立一個民族最簡單的基礎,若然一個民族當中的人缺乏對於自己民族的身份認同或他們的身份認同這個想法會隨着不同情況而作出改變,顯然地這些人並非因為熱愛這個民族而認同自己的身份,只是因為他們把這個身份認同安在自己身上時會帶來一時的虛榮感。 最後,引用張德芬其中一本書的內容作結「任何能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而且不會被自己的思想、情緒以及身體所限制和阻礙的人,都會展現出真我的特質。」 作者》寂靜無名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5 21:45:22東奧賽後有感一連17日的東京奧運會已經完滿結束,在一眾運動員的努力下,台灣和香港都取得極好的成績。尤其香港取得自參賽以來最多的獎牌,更勇奪事隔25年的奧運金牌。我有幸在直播中直擊鈍劍金牌得主張家朗勝利的瞬間,這種興奮和熱血沸騰的感覺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 中國奪牌 港人反應兩極 在各國運動員為突破自己而歡呼時,某大國的運動員卻只為國家取得最多的「金牌」而參賽。奧運場上,各種沒有體育精神、罵髒話、男扮女都在鏡頭前表露無遺,更受到各國側目;尤其東道主日本的觀眾最不齒,從開幕典禮到比賽中所有中國運動員或中國人的行為,都毫不留情地在不同渠道表示厭惡。 香港人對中國奪牌的反應可謂十分兩極。本屆奧運受到反送中的反共情況影響,有愛國人士會與內地網民一起高興地「支持祖國」,但同時也有人為中國奪金喝倒彩。港人有個習慣,在一些大型賽事進行時,會到一些有直播的大商場和其他人一起觀看賽事。所有在中國隊錯失金牌的一刻,商場內都會一片歡呼聲,如「麟洋配」、日本對中國桌球混雙等的賽事,港人都為對手打氣,更為台灣和日本打敗中國奪金衷心感到高興。 台灣的觀眾在「麟洋配」打敗中國時更是群情洶湧,頒獎台上播著的台灣國旗歌就像一腳踩在中國的頭上。 中國選手奪金只為國家 沒有自我 中國為奪金可說是絞盡腦汁,除了重點培訓傳統的金牌項目外,他們會研究出外國較少經費的運動項目如舉重等,因舉重有分不同體重組別,因而被視為有四面金牌進帳的最新培訓項目。「男扮女裝」可算是經典,中國女子田徑中的廖孟雪和童曾歡被質疑是男扮女裝或變性人,前者在賽後訪問談話聲線語調低沉,與男人無異,之後更被發現在疑似他的微博上有他與女友人的親密合照。 為了中國金牌夢,貧窮地區的地方政府會每年會甄選出適合的小孩,從小就到體育學院集中培訓。家長都十分樂意小孩離家集訓,他們都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取得金牌,全家人就此脫貧。被選中的小孩每天的生活就是密集式的訓練,沒有教育,灌輸的只有為祖國取得金牌,有金牌就等同為祖國爭光。自我?沒有,你的存在就是為祖國貢獻、付出。 最難忘的是本屆有一位中國的金牌得主在講奪金感想時,沒有機械式地感謝祖國對他的栽培,沒有喜悅,有的只是訴說着媽媽的病情。她,就是14歲的跳水金牌得主「全紅嬋」。一臉稚氣的她,以創新世界跳水分數紀錄登上世界第一的頒獎台,她卻沒有因此而感到高興。她一直努力的背後,相信她是每分每秒都想著要治好媽媽的病,一個她連讀都不會讀的病,想著賺到錢就可以為她媽媽醫病,想到奪金的感想都只是哽咽地說賺到錢就可以為媽媽醫病。她的故事,像控訴著中國社會的扭曲。 包容、尊重 才是真正的強大 中國要成為取得金牌最多的國家背後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只為了向世界宣告中國是世界最強。然而中國運動員的行為、不可一世的態度、反之有全紅嬋的經歷,都與奧運精神反道而行。沒有體育精神、沒有突破自己,一生的訓練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成就的只是一面金牌,嚴苛得連取得銀銅牌會都被責備。 最終,還是輸了給美國。中國人就無恥地強將香港和台灣的獎牌數目加進去。然而即使中國是第一都好,種種的行為都沒有「強」的氣度。真正的強大,是在展現強大的同時,展現出氣量、包容及「尊重」。 經歷疫情、延期、沒有觀眾,一波三折的奧運終於完滿結束,所有運動員都盡了自己的努力爭取踏上世界之最的頒獎台。獲得殊榮當然是一輩子的光榮,更多是未能取得獎牌的運動員。香港「女車神」李慧詩在賽後講過:「但人生就是這樣,有時你用力完成一件事,結果雖然未如理想,但起碼已盡力,無悔。」盡力了,無悔,你們已經是冠軍。謝謝你們的辛苦付出和努力。 作者》天使得得B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5 11:09:44變色香江!行業工會的頂盛與退潮 被偷走的公民社會中共政權對香港自由民主陣營的清算沒有因為疫症而停下,反而正呈現著一個加速的趨勢。香港的民主派其中一部分由專業人士所組成,包括醫護人員、教師、社工等等,反送中運動後被中共官方點名批評要摌除香港的「三座大山」後,其實際行動亦開始有所部署。 新興行業工會退潮 反送中運動中後期,香港人開始成立不同的行業工會務求打破「紅色工會」攏斷立法會中勞工界別之功能組別議席,新一代的行業工會如醫管局員工陣線、新公務員工會、言語治療師工會等等都曾在反送中運動以及之後公民社會要求封關對抗「武漢肺炎」的抗疫運動中漸露頭角。 「新公務員工會」可謂處於政治風眼位置,香港政府對公務員引入宣誓效忠中共的做法令公務員落入兩難局面,最後「新公務員工會」在2021年年初已告解散;而當香港國安法蹂躪香港近一週年之際,成立近20年的前線醫生聯盟因政治氣候而在2021年6月底自行解散;同屬醫療界別,曾參與醫護界「罷工救港」的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的工會正副主席在「721事件」兩週年的前後被香港警察國安署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被捕,言語治療師總工會骨幹被捕之漣漪波及至其他醫療界別工會,香港製藥及醫療儀器業職工總會在事件發生後隨即宣佈解散。 老牌工會之挑戰 上述提到的除了前線醫生聯盟之外都是反送中運動所催生成立之外,其實一眾老牌工會/公會亦正面臨政府之挑戰以及削弱其代表性。 其中香港律政司嘗試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以容許於政府部門工作而沒有大律師資格的律政人員,在無需獲認許為大律師及從事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大律師的實習期之情況下,可直接獲資格被委任為資深大律師,這些律政人員毋須轉為大律師、亦毋須是大律師公會會員、不受制於大律師公會的《行為守則》,可謂完全架空公會之監管能力。 除了司法界的挑戰外,會計界亦是另一個香港政府視為重中之重的戰場。香港會計師公會原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香港法例第50章)於1973年1月1日成立,是香港唯一法定專業會計師註冊組織,專責培訓、發展及監管香港的會計專業。近年會計界的同業由原本建制派為主,轉變成民主派成為業界大多數,因此反送中後香港政府正部署「閹割」工作,當中公會的實權逐漸遭到政府取締後,會計師公會的職能變成名存實亡,被政府架空權力後,未來會計師公會只剩下考試、持續專業進修課程(CPD)及會員支援等工作。 教師一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中流抵柱,逾9萬會員、為本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教師工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下稱「教協」) 在內地新華社及《人民日報》7月底以評論文章炮轟教協是「毒瘤」,教育局翌日公布決定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教協亦曾調整來嘗試在政權之下求存,他們在八月五日強調一直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而且關心國家民族的發展,反對港獨;又退出職工盟及國際教育組織(Education International),並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籌備活動推動教師正面認識中國歷史、國情和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等配合中共主旋律的政策,最終教協亦於8月10日宣佈解散。 敵我思維下的零妥協 有人會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Politics is the art of compromise),但在中共「戰狼」的敵我矛盾思維下,政治這個場域是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可言。從香港不同大學學生會被全方位封殺開始,即使部分學生會選擇總辭與妥協,最後仍然被一眾親共派管理層宣佈直接禁止這些學生進入校園,學生會大樓亦被直接接管,大學的學生會在大學再無立足之地。人民日報在教協解散後的文章更進一步確立這個「斬草除根」的風氣,文章指出「解散不等於一筆勾銷,漂白更是癡心妄想」,顯然是針對教協的中史改革與解散之行動,相信中共會如狙擊「香港蘋果日報」一樣繼續「宜將剩勇追窮寇」,把教協的前管理層狙擊至不義的法庭審訊。 事情並未完結,香港未來只會更風高浪急,白色恐怖更風聲鶴唳。大家必須提高警覺,不可再心存僥倖。 作者》關山月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
2021-08-14 22:40:102021觀看東京奧運有感─從大中華到港獨東京奧運剛剛完結。在暑假加上因疫情警戒的日子,少數可做的事情就是宅在家看奧運直播。 今次的奧運也免不了政治風波──雖然國際奧委會一直說不可以將政治帶進運動,不過任何家園一個被『政治風波』干預的人都知道是屁話。畢竟,出場的隊伍包括「中國」、「中國香港」、「中華台北」等,這件事本來就帶着強烈的政治訊息。這當然也不是唯一的例子,「以色列」國家隊也引起了一堆事件:幾個來自伊斯蘭國家的選手在賽場上遇到以色列國家選手時因拒絕承認以色列為國家所以退賽。奧運賽場上,本身就是政治的角力。 說回香港。在香港,不少市民除了支持香港隊伍,另一個樂趣就是看中國落敗的時候。單從體育角度看,恥笑落敗的國家確實不是甚麼值得挺起胸膛鼓勵的行為。不過,在這些香港人的眼中,其實大部份也不是真的討厭在賽場上的運動員(本身品格極差的另計),而是只是把對背後那個打壓自己的國家投射到賽場上。這不期然讓我想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 在13年前的2008年,基本上並沒有呼喊香港獨立的人,即使有親中的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兩邊陣營,卻沒有人會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很多人當年都在電視機前,為中國的勝利而歡呼,為中國落敗而惋惜。在今天,仍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要推動中國民主的被稱為「大中華膠」;當年,大家都是大中華膠。 我聽過來台的香港人分享。那位香港人已年過半百,算是典型的「和理非」。他憶述,在香港最後僅有的和理非大遊行中,他身旁的遊行市民都不乏退休人士,半頭白髮。在這樣的人群中,最多人響應的口號,不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也不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竟然是「香港獨立,唯一出路」。而他也憶述十多年的他,也和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是個「大中華膠」。 很多人說香港人頑強,堅持原則而不向政權屈服,老實說我不盡認同。香港人其實很容易管理,給一些甜頭、自由的假像,沒人會有興趣用身體擋子彈,更不用說是一堆本來也抱着盲目的國家情懷的人了。就這意義上,也可以看出香港經歷的轉變:從擁抱國家,變成香港獨立。真的要說的話,可以把一個城市推向這樣的極端,也算是相當的不簡單。有基本理性思維的人,自然會看出這是統治者造下的孽。不過,中共和港共當然不會承認這件事,比起千百萬個可以檢討自己的管理多麼無能腐敗的機會,不如將責任全部推給別人:「外國勢力」、「迷途青年」、「本土恐怖主義」。 雖然明明要管理一班順民很簡單,但中共還是漂亮的把這班順民都推到了起義、逃亡、流血的極端。在耍小手段、設陰謀、分化技藝上登峰造極的中共,為甚麼要那麼愚蠢,花那麼大的代價,不惜令香港四分五裂也要將香港變成中國的二線城市?這點有很多國際關係學者作過詳盡分析,我就不詳述了。但是,有一個在網上看過的比喻卻令我難以忘懷。 有個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大概是毒蠍請烏龜背牠過河,而且保證不會在中途咬死烏龜,因為烏龜死了毒蠍也會一同淹死。結果毒蠍還是咬死了烏龜,牠說雖然知道自己會死,但這就是牠的本性。中共也是同一個本質。也許用理性去分析中共的政策,從根本的地方就搞錯了。正如你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北韓跟國際社會的關係,從而分析北韓政府每個政策,賦予邏輯理性的解釋──也許不少確實有點道理,但卻根本否定不了也許只是肥仔金在發瘋的可能性。同理,你也可以從社會穩定、吹捧民族主義、各種管理策略等去分析中共,卻不能否定也許只是單純管理香港的是堆白癡,或者邪惡的人,or both。 作者》迷走在34E之間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