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懷念張國榮—抑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

  • 2023-04-08 22:22 作者:反送中港青
永遠懷念張國榮—抑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
4月1日是巨星張國榮逝世20週年,粉絲們陸續到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外獻花留下紀念卡片追思。(中通社提供/中央社資料照片)

「雖已告別了,仍是有一絲暖意。」—《風再起時》

筆者坐在書桌前,正在思考要寫什麼主題的時候,滑著滑著,想起才華洋溢的張國榮先生逝世已20週年。此刻心裡突然浮現出一句歌詞,是張國榮先生的經典之一,也是筆者心中永遠懷念他的代表作之一。2003年的4月1日,張國榮先生因為患有嚴重抑鬱症(編註:台灣稱「憂鬱症」),抵受不住生活的折磨,於是以跳樓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

今日,筆者以這首歌曲作為開端,探討抑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並詳談香港生活壓力構成的不同原因,以及政府部門的對抑鬱症患者有何協助。

在香港,抑鬱症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由於社會、經濟和工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香港人常常感到生活的壓力和不安,這種情況特別嚴重。根據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有高達 27% 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其中以女性居多。許多人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狀態下,這種狀態下抑鬱症的發病率也相對增加。筆者認為,探討香港抑鬱症問題的背後,需要從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因素進行分析。

首先,香港的社會環境對香港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香港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城市,人們總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為此常常付出極大的努力。人們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生活,常常會感到孤單、壓力大,甚至是無助感,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加劇抑鬱症的發生。 其次,香港的經濟問題也是抑鬱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香港經濟發展快速,但也有著極高的生活成本,很多人需要長時間地工作,而工作環境和待遇往往不盡人意。這些因素都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增加抑鬱症發生的風險。

香港政府雖然在抑鬱症問題方面也有一些協助措施,但其實遠遠不足夠。但值得讚揚的是,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醫療機構和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抑鬱症患者心理醫療和輔導服務。此外,政府也推行了一些政策,例如減輕勞動壓力、提高最低工資等,以緩解香港市民的生活壓力,這些措施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嘗試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降低抑鬱症的發病率。然而,筆者認為,政府的協助還不夠。在香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而且心理醫療師的數量遠遠不足,這些都會影響到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另外,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抑鬱症問題的宣傳和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疾病,並且在早期發現和治療抑鬱症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援。

筆者想再次表達對張國榮先生的懷念,喚醒眾人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注。香港是一個繁華的城市,但也面臨著各種社會和經濟問題,這些問題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和社會各方應該共同努力,加強對抑鬱症問題的認識和宣傳,提供更多的治療和康復支援,讓抑鬱症患者能夠早日康復,重獲健康和幸福。最後,筆者再次以張國榮先生的名曲之歌詞來總結這篇文章:「風裡笑著風裡唱,感激天意碰著你,縱是苦澀都變得美﹔天也老任海也老,唯望此愛愛未老,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共勉之。

自殺警語: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作者》NO OFFENSE BUT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