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警隊近年來屢屢招募不足,主要原因在於自從2019年「反送中」運動之後,社會對警隊的不滿情緒高漲,滿意度下降到歷年最低,還曾經創下四成四受訪者給警隊零分的紀錄;最近雖然調查結果由谷底回升,但仍比過去差一大截,甚至比駐港解放軍部隊還低。
為何香港人討厭警隊?首先,香港警隊作為執法機構理應保持中立和公正,但在處理反送中運動期間,警隊多次使用過分武力清場,且作風偏頗,已經完全失去民心。警隊在維持公共秩序時,常以過分武力對待示威者;例如2019年6月12日清場行動,以及8月底示威現場使用布袋彈近距離擊中一名女性眼睛,導致失明,都有違相對性原則。再往前回溯到2014年雨傘運動中,警方當時向遊行者發射過多催淚彈,導致路人不適。警隊濫用武力破壞香港的法治精神,市民無法支持這樣高壓的執法模式。
此外,近年來一些香港警員更出現貪污、誤捕等恥辱事件,包括2019年8月31日以警隊武力推進進入商場並抓捕民眾;2020年3月,一警察社交平台居然註解「輪姦示威者」等粗暴言論,都大大打擊警隊在市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加上警方被指偏袒親共組織,市民認為他們已完全失去中立的執法立場。
除執法方式不當之外,部分警員的個人行為也令人不安。例如2019年有警員在 Facebook 張貼支持殘害示威者的文章,2020年5月母親節集會,更有警員辱罵急救員。這些雖然只是個別警員的行為,但已使全體警隊形象受損。加上近年不少警員黨政立場傾右,明顯偏離中立警隊理念,進一步加深民眾對這一機構缺乏公信力的疑慮。
而香港警方亦被指多次隱瞞及修改真相。2019年7月21日彌敦道警民衝突中,警方隱瞞真相,只道歉「表達不適當」,未有認真追究責任。2019年8月31日太子站被指無差別攻擊市民,更傳出當日有人被警察打至身亡,但結果警方改口稱為「清場」和「沒證據」。警隊這些舉動已讓人看不起,亦無法實質化處理個別警員失當行為的相關投訴,因而失去民眾的信任。
作為執法單位,警隊應受到有效制衡。惟現實中,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簡稱監警會)難以公正執行監管功能,投訴警察課亦難嚴正追究警員不當行為。警隊實質上成為無法律制衡的強大執法團隊,市民難以獲得公平公正的伸張正義渠道。這徹底地破壞了香港一直以來以法治為本的社會基石。
總括而言,香港警隊在執法手法、言行及公信力等多個層面均出現嚴重問題,違反了一直以來香港警隊應秉持的中立、有序及以民為本的原則。連番失當與掩飾真相的行為,已令香港市民喪失對警隊的信任,這不但影響香港的法制,也嚴重衝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專業形象。警隊倘不正視問題進行全面改革,難望建立回復與民眾的互信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