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今天(7日)在官邸舉辦新年會,現場賓客雲集,除了大使李逸洋外、包括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專務理事花木出、日本中華聯合總會會長羅鴻健等皆與會。
邁向新時代的產業合作
這是李逸洋赴任以來的首次新年會,他以全日語致詞,除了祝賀在場嘉賓,也提及希望台日關係能更進一步發展。
近年台日緊密地展開半導體合作,李逸洋直言「因應台積電設廠,可望在10年內替九州等地帶來23兆日圓(約4.8兆新台幣)的經濟邊際效益」,台日合作對日本的利益極其重大。
隨著台積電熊本一廠開始量產12奈米的晶片,二廠的動工也是緊鑼密鼓,預計在2027年能順利投入生產,提供先進製程的6奈米晶片。李逸洋表示,台日的半導體蜜月是「象徵台日邁向新時代的產業緊密合作」。
盼台日簽署經濟協定
就在台積電熊本一廠開始於2024年年底投入量產之際,日本外相岩屋毅也在同時間訪問中國,並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面。對此李逸洋則認為,中日兩國透過放寬簽證條件及擴大人員交流等,有望改善關係。不過他接著話鋒一轉,期許已經緊密穩固的台日關係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李逸洋強調,台日間除了人工智慧、無人機等領域合作的經濟利益,也希望日本支持台灣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並推動日本與台灣簽署經濟夥伴協定(EPA);在中日關係破冰之餘,李逸洋也希望台日間關係能更上層樓。
此外,李逸洋也在新年會提及安保局勢,稱近來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等地頻繁舉行軍演,且規模更堪比1996年台海危機當時的氣氛。李逸洋認為,台日間要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合作,今後台灣仍極力需要日本等民主國家的支持和聲援。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7日在官邸舉辦新年會,右起:駐日大使李逸洋、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專務理事花木出。(圖:駐日代表處提供)
險中求穩的國際局勢
而同一天下午,日本外相岩屋毅也在外務省召開新年記者會。談到今年的抱負,他表示,「今年是蛇年,蛇是面臨困難、仍能直行或迂迴、安定前進的動物」;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持續不懈的對話、避免世界走向對立衝突,是他從事外交的目標。
對於中日關係等棘手議題,岩屋也稱「今年(中日間)一定會有更高階層的對話,我們會讓(中國)王毅部長儘快訪日」,另外就兩國間的高階官員經濟對話、人事與民間交流等議題,岩屋也表示會持續努力強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在這天訪問東京,於卸任前與日本再度確認美日同盟的穩定。岩屋稱:「我們就國際局勢坦率交換意見,即便是未來川普的第二任期,我們亦會持續如此」,他期待川普讓美日間出現「比現在更高」的外交關係,並感謝布林肯於卸任前到日本訪問,稱讚是「相當具有意義之舉」。
不過談及2025年,岩屋稱在烏克蘭持續被侵略、北韓持續發射彈道飛彈下,形勢仍是相當嚴峻。他指出,今年正逢聯合國成立80年,國際形勢的對立下,日本希望透過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包括8月在橫濱舉行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等,透過對話來增加善意。
岩屋毅在記者會上並語意深長地表示,或許很多人都覺得目前世界是烏雲罩頂,但他認為「烏雲上總是有藍天、困難過後總是有希望之光的」;似乎預告著2025年的東亞局勢,無論台日、中日、抑或是中日韓等,仍是險中求穩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