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將領與軍工企業大佬 能安穩現身?

  • 2025-03-03 18:51 作者:程寬仁
中國兩會/將領與軍工企業大佬 能安穩現身?
中國兩會本週二登場。(AFP)

中國兩會明天(4日)登場,海外中國時事評論人分析,代表軍方的人大代表,近兩年少掉14人,一些軍隊將領能否在人大會議現身,以及多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軍工企業大佬,會不會出席政協會議,成為今年兩會唯一值得觀察的焦點,至於經濟政策的擬訂,估計不會有太大變化。

習近平持續對軍方清洗 人大代表大幅減少

中國全國政協14屆三次會議與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3月4日、5日陸續在北京召開。旅美中國時事評論人蔡慎坤指出,今年的政協會議和人大會議在軍隊與軍工系統方面的委員和代表人數將大幅減少,意味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持續對軍隊和軍工集團展開清洗行動。

他表示,統計顯示,全國人大代表人數在兩年前有2,977人,到今年2月減少至2,929人,少了48人,而軍隊方面的人大代表目前有267人,和兩年前的281人相比,減少14人,多是因腐敗而被調查,並免除人大代表的職務。

恐被消失的人 還能再見?

蔡慎坤提到,這14人包括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在內,全是上將或中將階級,且分別來自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海軍、空軍、陸軍和火箭軍,相較2018年到2023年期間,只有5名將領被免去人大代表的職務,近兩年就有14名軍方人大代表出事,極其罕見;而且,在整個人大代表當中,相信還有不少人也已經出事,或疑似出問題,只是還沒有被免除人大代表的資格,這些人是否會出現在人大會議,值得關注,屆時可以看看有多少人出席會議。

蔡慎坤:『(原音)尤其是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的主任苗華,他是去年11月被停職檢查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宣布取消他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但是苗華會不會在這次兩會中出現,這是值得觀察的;去年底還有4名上將缺席了陸軍政委陳輝的上將晉銜儀式,包括陸軍司令員李橋銘、原陸軍政委秦樹桐、海軍政委袁華智、武警司令員王春寧,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一個說法,其中,李橋銘、王春寧或袁華智都是全國人大代表,他們能不能夠出席兩會,這是會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的;還有原來的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秦生祥被查的消息,還有去年國防部長、海軍上將董軍也傳出被接受調查,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外交部否認了這個說法,我們看本週董軍會不會出席在兩會的會議上。』

董軍若能與會 可否成為國務委員?

蔡慎坤評估,苗華現身的機率非常低,而董軍如果能出席會議,則可進一步觀察他是否會被提名為國務委員。蔡慎坤:『(原音)如果他不能出來,國防部長可能也就當不成了,如果能出來,就看最後提不提名成為國務委員,你原有的國務委員現在已經少了好幾個了,外交部長沒了、國防部長沒了,國務委員正常是5個人,現在已經變成3個人了,等於國務院這個班子實際上是個癱瘓的班子、是個不健全的班子,這一點值得我們觀察一下。還有一個,外交部長在這個時候,王毅卸不卸任,這都是值得觀察的,因為不可能王毅70多歲的人,他不可能還繼續當這個老外長。』

另外,還有不少全國政協委員將無法出席這次會議,官方去年撤銷了3位軍工企業高層人士的政協委員資格,像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前董事長吳燕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前董事長劉石泉,以及航天科工集團前副總王長青,還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前院長王小軍也被撤銷政協委員身分。

蔡慎坤:『(原音)一些大佬都是全國政協委員,看看他們最終能不能露臉,如果不能露臉的話,可能他們的問題就比較嚴重,去年後來還有好幾個已經好幾次在公開場合沒露面的,處於傳聞中的還有好幾個,如果是不露臉的話,那就證明他們可能被清洗出去了。』

預估中國GDP仍訂5% 經濟政策變化不大

在經濟方面,蔡慎坤認為,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勢必還是訂在5%。蔡慎坤:『(原音)因為沒有5%的話,他原來設定的目標到2035年,中國的經濟目標翻一翻,那個目標就達不到了,所以說為了所謂從大局的角度出發,這數據他不會變,但至於最終能不能達到5%,那個東西他不管的,他只要是設定這個目標,統計部門把這個數字到時候灌滿就行了,所以5%的經濟目標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

旅居加拿大的中國時事評論人「多倫多方臉」也提及,官方會將今年GDP訂在5%,加上習近平從去年10月後已意識到自己的經濟政策會造成產能過剩,開始著手解決相關問題,致使今年前兩個月有些經濟數據看起來還可以,所以預期在兩會上不會出現太大的政策變化。

多倫多方臉:『(原音)他就著手去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整體的思路,中國還是以這種國家機器為代表去扶持企業的,這點我認為在兩會也不會有改變,因為總體來說,習近平最近的一些拯救措施,比如說一些刺激政策,包括一些對產能過剩的補貼行為,確實扭轉了1、2月的經濟數據,1、2月經濟數據看起來是比較偏好,兩會延續1、2月的關係,那他自己看到經濟數據這樣了,估計就不會有大的調整,應該還是會延續他之前的政策。』

中國各指標性會議 重要程度降低

多倫多方臉指出,習近平上台後,讓中國許多原本具指標性的會議變得「無聊」,可以關注的部分可能只剩下哪些領域的企業家與會人數較多,藉此了解政府著重的發展面向,以及在會議報告中看出當局在用詞上的細微變化。

多倫多方臉:『(原音)以前每次會議開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在幾月、幾月要開,多少次會議在兩屆任期之內要全部開完,但習近平上台之後,已經不在意這些東西,他想要怎麼開會就怎麼開會,就能看出來他權力比較大了,不需要在意黨內那些固有流程了,這就讓他開的會,有一些會變得很無聊了,我們其實可能要關注的是他超出正常狀態的東西。』

每年國務院總理會在兩會上發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及台灣,蔡慎坤表示,涉及台灣的部分,不會有新的內容出現,仍會是八股文的說詞,像是堅持和平統一,不排除使用武力,相信台灣人民會做出明智選擇之類的內容,當然,也不排除對台灣的政黨喊話,強調將在台獨的問題上加大力度,但總而言之,不會在兩會上將台灣問題放大,更不會在這時候設定所謂「統一台灣」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