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同與忠誠上,沒有刀切豆腐兩面光—駁近期戒嚴說、麥卡錫氾濫論

  • 2025-03-18 15:00 作者:劉國忠
在認同與忠誠上,沒有刀切豆腐兩面光—駁近期戒嚴說、麥卡錫氾濫論
在認同與忠誠上,沒有刀切豆腐兩面光。(William Navarro/Rti影像處理)

做人不能「刀切豆腐兩面光」,總想左右逢源,最終往往裡外不是人。國家忠誠更是如此,在涉及國家安全和立場時,一面拿國家好處,一面背叛國家去討好敵人,這是基本人格與操守的崩壞。如今賴總統的17條強化國安,是教會這些人如何做人:選擇立場並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保護台灣民主 對親中勢力須展現公權力

這一波強化國家安全的執法,針對的不僅是主張武統的陸配,也包括長期在對岸發展、唱和對岸的部分台灣人。

他們一方面享受台灣的健保福利,享有這片土地的安定與資源,另一方面卻肆無忌憚地糟蹋台灣,支持侵略與破壞。這樣的行為不僅是對中華民國的背叛,也是對台灣人情感與價值的侮辱。他們漠視台灣舉世稱羨的民主與自由,用自私的立場和言論來獲得個人利益。他們的做法,呈現了極端言論背後的虛偽與自私,他們被質疑的不僅是國家忠誠和尊重,更是做人的品質。迎合中共,不顧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將自身的利益凌駕於國家尊嚴與安全之上,這種赤裸裸的利己行徑令人不恥!

有些人擔心這會導致「麥卡錫主義」氾濫,進一步影響其他陸配或在對岸發展的台灣人權益,甚至認為這是戒嚴的前奏。這是無稽之談。

台灣是民主社會,不同政治立場本來就共生共存。但如果個人言行涉及威脅國家安全或公開支持敵對勢力使用武力,展現公權力並不是打壓言論自由,而是合理的國安預防。那些高調鼓吹武統的陸配,最受連累的是其他無辜的陸配群體。大多數陸配安心在台灣生活,但武統唱和者的言論,將陸配綁上中共戰車,這是中共的圖謀。及早展現公權力,化解和防範,對最廣大的陸配,甚至對那些擁抱民主自由的陸配,是一種保護;有助於維護其他遵守法律、安分生活的陸配權益。

看看南韓,再看看台灣:戒嚴說乃無稽之談

台灣的一些聲音附和中共,認為賴總統的17條措施是類戒嚴、是族群壓迫、是政治鬥爭。不妨看一看同樣是第三波民主化典範的南韓是如何面對敵對勢力的。

南韓自建國光復開始便一直面臨北韓威脅,因此制定了《國家安保法》,並由專門的調查執法機構國家情報院負責國家安全執法。歷經了軍事獨裁和民主化,《國家安保法》的具體條文在理解上雖然有差異,但法律本身仍然存在,即便是民主化推手的進步派上台執政,也沒有廢除《國家安保法》和國家情報院。

韓國民主化之後,兩韓關係經歷起伏,但北韓對南韓的威脅一直存在。這當中包括北韓的核子武器擴散、飛彈發射、三八線附近的陳兵、對南韓的武力侵吞國策等等。雙方數度在延坪島爆發海戰,韓國海軍天安號軍艦被擊沉,邊境軍事衝突一直存在。除了軍事,最大的北韓威脅元素,其實是北韓以共同民族主義,對南韓社會團體、組織、政黨、媒體的滲透。工會組織、學生組織、政黨、宗教成為了重災區。為此,韓國曾經解散親北的統合進步黨,當時的統合進步黨是南韓國會得票超過百分之5的關鍵政黨。1999年取締了韓國大學總學生會聯合(한국대학총학생회연합)。2023年也曾經調查親北韓的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更關閉過親北韓網站。除此之外,一些南韓人未經許可前往北韓,也被韓國政府懲辦。有的韓國基督教牧師未經許可與北韓接觸,被南韓統一部罰款。有的韓國牧師擅自進入北韓、又從三八線直接返回南韓、挑戰公權力,被逮捕判刑。

北韓一直被南韓視為國防和國策上的主敵。在南韓,隨意發表支持北韓、讚頌北韓及其領導人的言論,是要被起訴判刑的。這就是《國家安保法》的作用。但南韓並沒有人、哪怕是曾經對《國家安保法》抱持批判的進步派,主張廢除這一法律。因為南韓朝野和人民都知道,這部法律是讓南韓人能自由選舉、自由看韓劇、自由出國旅行的定海神針。

南韓人口多於北韓,有數萬駐韓美軍,有美韓同盟,更沒有被國際邊緣化,尚且如此高強度防範北韓滲透,強化國安。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空間一直被中共打壓,台灣人口、土地面積也遠遠少於對岸,兩岸在經濟體量對比上是不對稱的。台灣內部還存在南韓沒有的國家認同問題。台灣所採取的是強化自主防禦、連接友邦、團結內部的策略。可以說,中華民國台灣的形勢,遠比南韓來得兇險,但過往的國安防禦強度,卻一直弱於南韓。如今賴總統的17條措施,恰恰是補足了應有的漏洞。一些整天以捍衛中華民國自居、但又為中共張目的台灣人,可以到大韓民國試試看:在首爾街頭或媒體上頌揚北韓,或者來一句「北韓軍、南韓軍,都是大韓軍」——看看大韓民國政府會不會沉默、容忍!

17條不是麥卡錫,而是為自由選擇承擔責任

台灣一些人批評賴總統的17條是戒嚴、是政治鬥爭,他們有意迴避了中共處心積慮消滅中華民國;他們刻意規避中共不斷策動台灣內亂的事實;他們對中共欺壓人權、箝制自由視而不見。他們是刀切豆腐兩面光,既享受台灣福利,又想拿中共好處。

世上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可以選擇擁護中共,可以選擇拿中共的好處,但請不要再寄居在台灣的健保和身分中。這不是麥卡錫和族群、職業壓迫;而是對個人的認同做出明確選擇和承擔責任。在南韓,有的牧師附和北韓而被偵辦;有的牧師甚至因為救助在中國的脫北者難民而被中共逮捕。職業、族群、省籍、出生地,在今日的台灣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刀切豆腐兩面光,是背叛自己的國家。這也是許多善良和正直的陸配這幾日譴責武統人士的原因。

賴總統就任以來,一直以中華民國來團結台灣,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只要認同這塊土地,都會被接納。是賴總統和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讓黃埔精神和中華民國的招牌被大大擦亮,而不再讓這些歷史圖騰和國家信仰符號,成為統戰、鬥爭、分化人心的工具。

17條,其實是選擇的教育課,是讓自己為選擇承擔相應責任。你可以選擇台灣,但選擇了,就不要傷害台灣,傷害中華民國。這怎麼能是戒嚴呢?看看南韓,再看看台灣,這只是讓你學做人的基本道理——當然,心裡有鬼的除外。在認同與忠誠上,永遠沒有刀切豆腐兩面光!

作者》劉國忠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