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與台灣軍事專家分析中國武裝部隊已做好包圍台灣的充分準備,引發關注。戰略專家楊太源表示,這篇報導主要推論共軍目前對灰色地帶襲擾的能力,不過,就他觀察,現階段無論是中國或美國,都不希望台海爆發戰爭,兩邊都期盼能透過談判,獲取各自利益。認知戰專家劉文斌則指出,愈來愈多國家對中共反感,國際社會近年對台灣的支持明顯提升。
觀察中共建軍計畫 首要目標並非攻打台灣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軍事專家分析共軍如何協同作戰,孤立台灣,內容談及可能對台採取的五大策略,包括空襲台灣、軍艦圍台、擴增海警部隊提升近岸作戰能力、派潛艦封鎖港口,以及切斷海底電纜發動網路攻擊。
國防部長顧立雄25日在立法院回應,對於美方相關的研究以及對於敵人可能的行動,一切都在我方推演想定的範圍,台灣從來沒有輕忽中國的威脅,並且有應對方案,他也相信,國際社會不可能對於中共採取的行動坐視不管。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中心研究員楊太源表示,這篇報導看起來聳動,但中共其實是按照相關建軍計畫,期盼逐步達成所設定的國防與軍隊現代化目標;他指出,從中共的建軍方向可以看出,他們的目標不在攻打台灣,而是想致力排除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同時防範日本對他們「搞怪」。
楊太源:『(原音)其實兩岸問題不是他優先要處理的事,他如何在亞洲變成一個「大哥」,然後可以把美國的影響降到最低,或甚至排出去,我覺得他現在想要做的是這個,你可以從他建軍方向來看,如果他今天要攻打台灣,他不需要建那麼多的軍艦或飛機,現在看起來,他建軍方向就是要往戰略縱深去做兵力投射,然後要把美軍或其他排除出去,因為對中國大陸來講,他有地理上的優勢,也就是按照陸基的能力來對美國遠道而來的海軍,其實是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可以用反艦飛彈或者打航母的飛彈,來讓美國還是在一定的距離之外。』
中美都不想發動戰爭 台灣成談判籌碼
楊太源認為,如果台海現在開戰,反而會影響中國的發展腳步,這是對中共最不好的選擇,所以,中共的盤算就是要一直對台灣保持軍事威懾,讓台灣從官方到民間都感受到壓力,再以此為談判籌碼,與美國進行溝通或利益交換。
楊太源:『(原音)川普在他上一任的時候,雖然對台灣軍售的次數很少,但是加起來金額是非常龐大的,拜登賣了我們很多次,可是他金額是有限的,我覺得中共現在也在擔憂,川普會不會到時候就把神盾艦也賣給我們,F-35什麼也都賣給我們,中國大陸其實可能是在防這些東西,可能想要讓川普不要把我們國防武力強化太多了。』
楊太源提到,對川普來說,凡事以維護美國利益為重,當然也不希望為了台海開戰而出兵。楊太源:『(原音)中國大陸現在跟美國基本上雙方擺開談判前的漫天要價姿態,等於大家就是後面再慢慢來談,互相針對你能讓步的,或我可以讓步的來談,這兩個大國追根究底來講,是不願意發生衝突的啦,美國雖然嘴巴一直講說他會有所動作,但是我認為他寧可是通過談判,基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俄烏戰爭是一樣的。』
中共戰狼自食惡果 國際社會提升對台支持
中原大學資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劉文斌則談到,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來會如何談判,目前狀況不明,川普一下說要制裁中共,一下又說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可是從國務卿以下的首長,很多又是對中非常鷹派,整個讓美國對於中共的立場變得模糊。
不過,相較川普的不確定性,劉文斌指出,近日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發表聯合聲明,未再提及「一個中國」政策,且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任何單方透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從中就能明顯看到國際社會對中共是愈來愈反感,不想再順從。
劉文斌:『(原音)就是說整個世界對台灣的支持,跟台灣能見度的提升,最主要可能是引發全世界關注的就是我們晶片的供應,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之下會怎麼樣,引起大家討論以後,大家不斷的關注台灣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點;第二個,中共自己的做法造成目前的反噬,因為中共戰狼外交多年以來,造成國際對他的反感。所以現在呈現出來,就是把「一個中國」政策等等這些拿掉,讓中共直接跳腳,你跳腳就跳腳嘛!國際社會就是長這樣。』
但他也強調,台灣不能太樂觀看待現在的局勢,因為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台灣必須將自身的優勢建立得愈高愈好,到時候就算國際情勢對台灣不像現在那麼好,台灣也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靠自己活下去,這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