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英國喊話七年剔除華為已成定局 英中之間還有很多利益往來交錯

  • 2020-08-10 14:46 作者:邵江
別以為英國喊話七年剔除華為已成定局 英中之間還有很多利益往來交錯
華為在英國名牌大學的投資和合作依然持續,英國文化協會與華為「未來種子計劃」的合作依然規避敏感議題。

最近兩個星期,英國對華政策驟變。英國政府高調批評香港《國安法》,向出生於1997年7月1日前的香港人提供居英許可和入籍通道。與此同時,英國宣布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暗示華為是「敵對國家供應商」。五年前開啟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一夜之間變成「深度冷凍」。有人認為英國的這些舉措證明英國終於找到了脊梁,敢於挑戰獨裁政權了。這種看法忽視了英國對華外交中的實用主義傾向和利益導向。

英國的對華政策長期以來都是為商業利益服務的。 1950年初,英國為了維持在華貿易以及自己在遠東地區的勢力,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1954年,《中英貿易協定》簽署,「英中貿易48家集團」成立,英國與中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駐京代辦處也介入與中國的直接貿易。英荷合資的殼牌(Shell)公司、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得以繼續在中國運營。冷戰期間,儘管美國禁止北約盟國向對立的中國和蘇聯出口發動機等物資,英國仍以民用物品為名向這兩個國家出售這類物資。


殼牌(Shell)公司、渣打銀行、匯豐銀行

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被坦克鎮壓後,香港要求普選的呼聲更加強烈。雖然英國駐華大使獲取情報估計六四屠殺中平民死亡人數逾萬,但是仍然拒絕香港民間對立即普選和公投的要求,繼續將香港作為商貿中心與中國做生意。英國商業和銀行公司通過中共官員家人的貿易公司與他們建立了利益網絡,這些英國公司獲准對中國金融公司進行上市前投資,幫助中共太子黨集團在海外投資和隱藏資產。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目前在中國和香港的利潤分別佔它們全球總利潤三分之二和一半。

當中國留學生愈多 英國教育機構的自我檢查也愈嚴格

911後,中國學生獲得美國簽證困難增加,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迅速增長,教育逐漸成為重要的獲利產業。伊頓公學和哈羅公學大量網羅中共官三代,而劍橋、牛津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為中共官員建立培訓項目,包括法官和警察的交流和培訓。英國教育機構加入了與中國官學一體的同構網絡,涉入中國項目越深或在中國辦學規模越大,自我檢查和規避政治敏感問題越嚴格,合作、授課、論文和講座內容限制在七不講和中共的主旋律之內。一些英國高校獲得中國項目經費,在中共領導人訪英時,授予他們名譽學位,邀請他們在高校講演,排斥和壓制異議表達。

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主要銀行開始收購英國銀行和跨國公司股份,通過倫敦金融市場擴大了全球交易和貿易,倫敦已經成為人民幣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心。中資公司持有泰晤士水務公司、倫敦希思羅機場、高鐵和核電項目的主要股份,敬業集團收購英國鋼鐵公司,華為多年來通過英國電信架設電信設備,這些交易建構的利益網絡在對華政策中形成了重要影響。


交易建構的利益網絡大大影響了英國的對華政策。 (Ali Yaqub/Unsplash)

當中國收購愈多英國金融機構 英政客作為中資門神者愈多

不少英國政客在任時充當中共專制模式的辯護士,退休後充當中國公司的投資顧問,獲得巨額收入。英中貿易協會在中國擁有大量的官產學網絡,獲得了大量英國政府的資金,主導了外交部和國際貿易部在外交和經濟方面的大量事務。由於缺少對這個協會運作的獨立評估,商業交易凌駕於其他議題包括人權、公共利益和環境保護之上。英國文化協會長期與中共政府部門交往也存在同樣問題。比如在與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合作將中國作為主賓國的2012年倫敦書展上,無視民間團體的呼籲,拒絕為劉曉波等獄中作家發聲。

2015年,習近平訪英期間,英國政府和警方屈從於中國代表團的要求,制定了壓制示威抗議的詳細計劃。首相戴維·卡梅倫下台後很快成為英國政府在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項目的負責人。英國公民依據信息自由法要求英國政府部門公佈有關英中兩國限制自由表達和交易信息,英國政府以「影響中英關係」和「損害公共利益」為名拒絕回答。


不少英國政客在任時充當中共的辯護士,退休後充當中國公司的投資顧問。(圖:foter)

小心七年剔除華為還暗留伏筆 華為對英國文化投資未見稍歇

英國脫歐後,一直搖擺在延續英美「特殊」關係和構建英中「黃金」關係之間,尋找獲取最大利益的平衡點。英國政府一直無視華為損害公共安全和個人隱私的質詢和調查,現在終於表示將在未來七年內剔除華為設備,更像是追隨美國的行為。而且,這種七年的表態本身就是伏筆,未來變數極大。另外,華為在英國名牌大學的投資和合作依然持續,英國文化協會與華為「未來種子計劃」的合作依然規避敏感議題。

英國這次為部分香港人提供入籍通道的作法雖然值得歡迎,但是仍然帶有明顯買入沽出的意味。1997年以前出生的香港公民中,那些擁有資產、事業有成的人,最可能受惠於這項政策,移民的同時也將為英國註入資金和人力資源。而沒有資產的人仍然難以移民,因為雖然有居留權,卻不能享受社會福利。至於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年輕一代,他們雖然是近年抗爭的主要參與者和被迫害的主要群體,英國至今尚未對他們提供任何庇護政策。

作者》 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數學系期間,是北大「民主沙龍」主要成員,八九民運爆發後成為北高聯常委,「六四」後被捕入獄十七個月。1997年輾轉流亡海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2017年曾來台在中研院擔任訪問學者。是「華維藏團結會」發起人。